在農村養孩子,最怕孩子“精力旺盛”,晚上翻來覆去不睡覺,大人白天干活累得慌,晚上還得哄娃,心力交瘁。這種情況,我們小時候也經歷過。那時候沒有什么補品保健品,老人們講究順應自然、飲食調理,靠一碗碗家常湯羹,讓孩子心安神寧、香甜入夢。
今天,西北娃貝貝就給大家講講:娃娃不睡覺,西北人是怎么用“家里現成的食材”調理的。
一、娃娃不睡,可能是“心神不寧”
老人說“娃娃三魂未定”,其實是說小孩神經系統發育還不穩定,容易興奮,難以入睡。尤其是入夏之后,天氣熱、白天活動多,小孩更容易“玩瘋了”不睡覺。
但如果連續幾天睡不好、夜里驚醒、大哭大鬧,家里人就得注意了,可能是:
- 白天活動過度,心神未定;
- 飲食油膩上火;
- 身體虛弱、陰陽不平衡。
而在西北的農村家庭,面對這類“睡不踏實”的情況,講究的是“用食補養神、以湯養心”。
二、西北老一輩的“助眠三寶”
- 百合小米粥
- 小米養脾胃,百合潤肺安神,這是一碗很多西北人都喝過的“老粥”。尤其適合脾胃弱、睡覺不安穩的娃娃。
- 做法:
- 小米淘洗干凈,加水煮熟;
- 放入干百合,繼續小火煮至軟爛;
- 最后可以加一點冰糖,甜口好入口。
- 蓮子桂圓湯
- 蓮子補心、桂圓養血,這道湯在娃娃夜啼、煩躁時特別常見。我們小時候一到夏天睡不好,奶奶就煮這湯給我們喝。
- 做法:
- 蓮子提前泡發,去芯(去苦);
- 加入桂圓、紅棗,一起煮熟;
- 湯甜糯濃香,娃娃最愛。
- 棗仁粥
- 酸棗仁安神的說法很早就有,在西北,很多老中醫和鄉親都知道這味“助眠方”。
- 做法:
- 酸棗仁搗碎炒香;
- 和粳米、小米一起熬粥;
- 香中帶甘,適合晚上吃。
三、適合人群與注意事項
這幾種湯粥適合3歲以上、消化正常、晚上睡不踏實的娃娃服用。如果娃娃本身體質較寒,需適當加姜或調換食材;若是體熱偏旺,就要少糖、重清潤。
此外,家長也要注意幾點:
- 白天少玩刺激性的游戲,睡前避免劇烈運動;
- 營造安靜、暗光的睡眠環境;
- 飯后不要立馬躺床睡覺,養成規律作息。
四、西北老話講“寧心養性,百病不生”
娃娃成長過程中,不睡覺、不吃飯、不長個兒,是三大讓人頭疼的事。但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不在補多少營養品,而是有沒有養好“心神”。
安神不是玄學,在西北人眼里,是一碗湯、一口粥、一個摟抱、一句輕聲哄話。那份溫柔的力量,就是最好的“藥”。
小結
如果你家也有一個“到了點還不睡”的娃娃,不妨試試這幾種西北傳統助眠食方。不依賴藥、不靠安眠品,用的都是廚房常見的食材,調的是心,養的是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