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訓練、眼保健操、成長導航課、勞動研學實踐、午餐、午休、體育活動、影視欣賞……這是7月23日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暑假托管班6個小時的活動表,也是這些孩子們暑假里回到校園里幸??鞓返囊惶臁?/p>
“托管+特色”,今年7月13日以來,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開設了20個暑假集中托管班(簡稱“暑假托管班”),把校園變成了942名留守兒童暑假的“成長樂園”。
社區萬人同源
昭陽區紅路馨居小學位于紅路馨居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內,2020年3月建立,占地面積達80余畝,有教師107名,是同源、同心、同樂3個社區22300多名搬遷群眾的精神家園,更是安置區目前2241名小學生的學習樂園。幾年來,全校師生全力把學校建成一所師德高尚,質量一流,特色鮮明,管理規范,學生喜愛,家長向往,社會認可,教師幸福,留得住鄉愁,安全有保障的安置區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紅路馨居小學開辦時,40歲左右的王昆為了方便工作,就在校門口的同樂社區租了一套房子住到現在。目前,王昆在教一年級數學。和王昆一樣,學校有10多名教師都是住在安置區里,大部分人都報名成了這期托管班的志愿者。
世界最美的是綠色,人類最美的是愛心。搬遷安置區的家長都在為生計奔波,大多在外打工。每到寒暑假,這些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成長關懷、作業輔導等,都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家長、老師十分關心的問題。2024年暑假期間,紅路馨居小學根據省、市、區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的有關文件要求,聚焦實現留守兒童管護有人、學業有教、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活動有家的“六有”目標,率先辦起了暑假托管班,并在今年春節后又辦起了寒假托管班,先后托管服務了2000多人次的學生。
住在同心社區的何青夢家孩子就在紅路馨居小學上3年級,平時她因為工作忙,假期沒有時間照顧,就把孩子送到了托管班。何青夢說:“我覺得進托管班意義挺大的,因為我的孩子在這個暑假里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學到更多知識,有了老師和志愿者的支持和陪伴,讓我的孩子能度過一個美好愉快的暑假。”
社會百人同心
獻出一份愛心,收獲無數溫暖。徐世麗是紅路馨居小學的數學老師。今年,她和在云南民族大學上學的兒子楊鴻睿都報名當了志愿者,徐世麗帶著孩子們做泥塑手工、玩游戲,輔導他們的數學作業;而像個陽光大男孩的楊鴻睿,則帶領學生做體育活動,輔導高年級學生的英語作業,成為了校園里的“母子檔”。徐世麗表示:“這個學期我參加暑期托管,主要是來帶著孩子們做一下手工,然后進行作業輔導,讓同學們在煩瑣的學習中,又來尋找一點自己的快樂,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出很多漂亮的作品。”
像楊鴻睿一樣,今年,有來自遼寧大學、云南大學、昭通學院等全國10多所高校的昭通籍在校大學生報名當了志愿者。
關愛留守兒童,播灑愛心陽光。今年放暑假前,紅路馨居小學在學生和家長中做好宣傳動員和摸底排查工作,制定托管服務實施方案。其中有942名學生報名參加托管班,53名教師報名義務當好志愿者。共青團昭通市委、昭陽區委和昭陽區教育體育局等單位全程參與,共招募了48名大學生來當志愿者,并提前舉辦了志愿者培訓班,形成了全社會同心支持留守兒童暑假集中托管班的氛圍。
7月13日上午,昭陽區委、教體局、北閘街道黨工委的領導參加了學校暑期托管開班儀式。暑期托管班實行“走讀式”管理,自愿參加的留守兒童由其監護人或“受托管理人”早送晚接,政府提供每人每天8元標準的免費午餐。
學校充分利用教室、功能室、運動場館等活動場所和設施設備,分組分班開展集體游戲、文體娛樂、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活動,輔以思政教育、紅色教育、養成教育、勞動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分年級錯時進行。
今年,紅路馨居小學連續3期參加托管班當志愿者的老師就有10多人。校長王懷學就是托管班最熱心的“老校長”,把連續3期托管班都組織得有聲有色。王懷學說:“我們紅路馨居小學托管班課程設置以活動、運動、勞動為主,學業輔導為輔,既滿足了孩子們的共性需求,又兼顧個性需要,讓孩子們在托管班鍛煉身體、培養習慣、養成興趣愛好,全面發展,為孩子們安全成長鋪路架橋,托底護航?!?/p>
學校安全辦公室副主任陶晗為了托管班的事,放棄和媳婦、孩子去麗江旅游的機會,留守在學校當起了“代理爸爸”。年級組長趙慶皓老師除了自己報名在托管班負責管理工作外,還動員在江蘇宿遷學院上學的侄兒泰金成從灑漁鎮進城來住在自己家,泰金成每天到學校輔導學生練習書法,指導學生欣賞音樂。
校園千生同樂
每天早上8點半,已經放暑假的紅路馨居小學門前卻有成群的家長把學生送來學校,參加托管班。他們把孩子的安全、成長和希望又都交到了學校。
早上9點,足球興趣班的30多名同學就在教練帶領下集合來到校門口的7人制足球場開始帶球訓練。而在籃球賽上,一名女教練員也在帶著40多名學生在練習運球,整個校園充滿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4年級2班的姜啟聰經常主持升旗儀式,今年當了六一兒童節主持人,穿著主持服很有范兒。今年暑假,因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社區農貿市場二樓擺攤,他和在上2年級的弟弟都參加了暑假托管班,并組織起了一個有10多個人的主持人興趣小組,而他成為了校園里“最帥”的學生。
和姜啟聰班同班的李梓萱,父親在昆明打工,母親帶著三妹在省耕夜市擺攤,她和上3年級的二妹眼看要放暑假了,母親卻沒有時間照看她倆。如今,李梓萱和二妹都參加了托管班,白天6個小時都在學校進行興趣學習、勞動實踐和做暑假作業,兩姐妹都非常開心。
“這位同學畫的冰淇淋很像,很有想象力,讓我們為他鼓掌。”來到托管9班的教室,穿著志愿者紅馬甲的馬博源,正和兩名志愿者一起,在培養孩子們的繪畫興趣。馬博源是麗江師范學院美術學專業的大一學生,家住昭陽區鉆石花園,每天乘公交車到學校,指導孩子們繪畫。馬博源說:“我是大一的一名志愿者,我來這里參加托管服務就是帶領這些學生們學習,快樂地成長。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與同學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不負青春,不負韶華?!?/p>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痹诹硪粋€班教室里,傳出朗朗的讀書聲,兩名志愿者正在引導孩子們朗誦白居易的詩《池上》。其他班級的教室里,老師和志愿者也在組織同學們開展快樂唱游、生活小能手、傳統文化等輔導和教研,學校后面的實踐基地里,孩子們正在為精心培育的花除草,讓同學們在增長見識的同時,也增強生存的技能。
同在一片藍天下,手心相牽助成長。紅路馨居小學通過集中托管服務,有效解決社區留守兒童假期在家無人管、安全沒保障、學業難輔導等系列問題,讓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更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身心更加健康。
愛心匯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紅路馨居小學暑假托管班到8月13日結束,但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永遠不會結束。
來源/昭通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陳忠華 閔光景 文/圖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劉玉 校對/馬思 編輯/何淑倩格
投稿/ ztsxwzx@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