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結束后的志愿填報季,中國農業大學開設“動物科學(伴侶動物)”本科專業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作為全國首個以“寵物”為核心培養方向的本科專業,該專業覆蓋了伴侶動物品種培育、營養代謝、飼料加工等課程,致力于培育既擁有扎實動物科學基礎,又具備豐富產業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近年來,我國寵物相關產業規模增長勢頭良好。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近1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3%。市場規模擴大呼喚高素質人才,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更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與行業蓬勃向上的態勢相比,相關專業人才質量和數量都存在短板,盡管此前已有部分高職院校開設寵物相關專業,高端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仍迫在眉睫,寵物美容、馴養、食品研發、營養搭配等領域的規范化發展急需人才支撐。
不僅要向老師學,向書本學,更要在實踐中學,在社會的大課堂中磨礪自我、增長才干。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是未來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育人與用人相結合方可人盡其才、人盡其用。近年來,全國多所高校積極探索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并取得一定成效。中國農業大學首設“寵物”本科專業,是對市場需要的積極回應,也是對行業發展的精準對接。對于“寵物”專業學生來說,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只有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才能轉化為推動行業發展的力量。學生要充分接觸行業前沿,感知市場動態,積極參與實踐,提高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學科發展要不斷探索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路徑。
就業和市場是重要的教育導向,但不是唯一方向。本科教育與職業教育都是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功能定位上還應更有針對性。從大學生到從業者,從生力軍到引領者,教育的使命是為學生提供就業的敲門磚,更要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要發揮好通識教育優勢,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深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研究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以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模式,為未來適應市場需要和職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高校專業設置既是行業發展的晴雨表,也是教育理念的風向標,教育既要著眼于人的發展,也要服務于市場需求。中國農業大學首設“寵物”本科專業,既為相關行業培養了急需的專業人才,也為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要在追求與就業市場接軌過程中保持育人初心,不斷為社會發展和進步提供人才支撐。(作者:劉 莉 來源:經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