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兩電一郵的錄取分數,水漲船高,其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由于地處西北地區,相對來說更容易考上,畢竟北郵有地域加持,成電有985名號加持。
當下最熱門的三大工科專業:計算機、電子信息、電氣,其中西電的王牌專業占了兩個,因此大量畢業生能夠進入互聯網大廠工作,薪資待遇較高。
華東理工大學,是位于華東地區赫赫有名的工科211,在上世紀60年代就被評為全國重點大學,由于王牌專業是化工,并非當下的熱門專業,所以近些年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與之類似的還有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等。
那么,放棄西電,選擇華東理工大學的那些人,后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為“
華東理工大學,本科1-3年級住在偏遠的奉賢校區,進城最快也要1小時起步,對于那些渴望參加前沿講座、發布會的同學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
這直接或間接導致了本科前三年大部分同學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所謂的“學習氛圍好”只不過是因為沒有足夠資源和信息支撐而導致的內卷的遮羞布罷了。
等你懵懵懂懂過完前三年來到了徐匯,來到徐匯宣講的企業發現你居然還是個啥也不懂的孩子,不會做項目,不會溝通,不會推銷自己,只有一個漂漂亮亮的績點和盲目自大的心,于是乎華理在上海眾企業中的口碑如何發展可想而知。
在偏遠的奉賢,很少會有大教授愿意來為學生們傳道授業解惑,你所接觸的不過是大學中最普通的講師和輔導員。
眼界被限制,思路打不開,只能發揮你從高中帶來的祖傳優勢:做題。
在小鎮上做題,來了大學還是做題,做到最后發現比自己優秀的人大有人在,等你終于找到屬于自己的賽道的時候卻發現大好的青春年華已然消逝,留下的只剩不甘和苦澀。
上面只是華東理工對于個人發展影響的一種可能,當然有優秀的人、成功的事,然而我認為更好的平臺能為這些人贏得更大的成功。
華東理工不公平的安排比比皆是,原因歸根結底只不過是因為資源的匱乏罷了,這無關于人性善惡。
我不吝于以最大的善意來擁抱華理,然而華理卻報我以冷漠無情。
從大四搬到徐匯重新分配宿舍的不公平制度,以及對學生需求的漠視和對領導的討好就可以看出來,這所學校沒幾個人真正在乎教育。
讀大學總是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的,華理能給的,別的學校也一樣能給。
”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
我誠心講,我在華理金融系學到的東西是少之又少的。
我至今不知什么是一級市場二級市場,不明白期權互換,我實在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金融學畢業生。
這一點一部分我覺得要歸咎于華理“金額學”(培養方案)非常沒有誠意的課程安排和教學內容,但更大一部分是因為我興趣不在此,這點是賴不著華理的。
四年前我懷著滿腔熱血來到了金融學系,幻想在金融業大展宏圖,學了三年之后我一心想逃離金融學,不想面對本科畢業榮當柜員的命運。
但是華理確實給我提供了一個比較大的平臺,我認識了一些厲害的人,比較之下我終于認識到了自己是多么菜。
在華理的這四年,我有很多時間去思考以后會怎樣,我該怎樣。
在圖書館和教室我度過了很艱苦但很充實的時光,在穿行在圖書館回宿舍的小路上時我心里忍不住對未來進行描繪和展望。
我認為在過去四年里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現在的所有,比如學業,雖然對我來說難免有些棘手,但我認為這已經是我能做出的最合適的選擇(這句話或許正反映出我認識的局限性)。
我高中是文科生,大學學了一個不是純文的學科,考研選了一個理科(雖然仍是粉領子),如今在成為程序員的路上抓耳撓腮。
這一路或許可以稱為一個文科生的轉碼之路。
我的目標就是賺錢,我不喜歡金融,又恰好有些喜歡coding和統計(為什么我的興趣總是擊中收入比較高的行業,反過來想我可能是在收入高的行業尋找自己的興趣)。
我不可能大躍步,在現在的我看來,每一步都是謹慎且絲滑的,但這只針對于我向coding和統計轉型的目標。
另外說一下專業的學習吧,非常遺憾的是,我逐漸發現我討厭這個,我一直以來以為我自己非常喜歡的專業。
我發現自己對金融學的專業課非常的排斥(事實上直到現在我也排斥),我個人來講,我感覺我在這些課上學不到東西,因為所學的知識都是一些名詞性的東西;
相反我比較喜歡《金融數值分析》,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python,對于《隨機過程》,雖然很難,但至少我還有興趣。
在emo了一段時間之后我仔細考慮了自己喜歡什么,回顧了大學的課程我發現我最喜歡的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其次是微觀經濟、C語言、python,于是在慎重考慮之后我調整了考研的方向,由金融改為了應用統計(從一個大坑跳進另一個大坑),目前仍然在堅持這個想法。
在校的話,每天保持四點一線的生活,宿舍-教室-食堂-圖書館,日常還是不上課的話,就去圖書館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