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殷教授的一句話,說出了廣大打工人的心聲:“不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服管理,是他跪下了又能得到什么呢?” 這話一出口,網上就炸了鍋,大家紛紛吐槽,現在的職場,畫餅充饑、喊口號、談情懷已經行不通了。
過去,領導說啥就是啥,加班加點毫無怨言,“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是職場人的標簽。現在,年輕人可不這么想,他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回報,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大餅。畢竟,誰愿意為了一個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兌現的承諾,犧牲自己的生活呢?
現在的職場,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是個老大難問題。年輕人加了班,做了額外的工作,卻得不到相應的報酬和認可,憑什么要他們乖乖聽話?過去說“技多不壓身”,多學本事總是好的,現在卻是“事多不加薪”,活兒干得越多,工資卻不見漲,換誰都得心里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還指望年輕人像以前一樣,對領導言聽計從,顯然不現實。
更別提那些離譜的“管理手段”了。有的領導喜歡搞“服從性測試”,一會兒讓你幫忙帶早餐,一會兒讓你“順手”改個PPT,美名其曰“團隊協作”,實則是試探你好不好拿捏。還有的用“彈性加班”來壓榨員工,說什么“年輕人要多學習”,實際上就是讓你免費加班。遇到這種情況,年輕人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直接開懟。
現在的年輕人,維權意識特別強。他們懂法律,知道自己的權益不容侵犯。面對不合理的要求,他們敢于說“不”,甚至還會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要是領導還想用老一套的“道德綁架”來忽悠他們,那可就打錯算盤了。說什么“團隊需要你,這點事都不愿意做?”年輕人反手就是一句:“團隊給我什么了,我憑什么要犧牲自己?”
說到底,不是年輕人難管,而是管理方式得與時俱進。以前那種靠畫大餅、搞服從性測試來管理員工的方法,早就過時了。現在的企業和領導,得實實在在地為員工著想,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才能贏得年輕人的認可和尊重。不然,就算年輕人表面上服從了,心里也不服氣,工作起來也沒干勁。
月薪三千,就別談什么奉獻、情懷和歸屬感了,年輕人要的很簡單,就是付出能得到相應的回報。要是做不到這一點,就別怪他們“不服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