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靜坐,頗有觸動,
特別是在沐浴溫養過程中,
突然感悟并證到“精、氣、神”三家的調服與轉化,
本質上是一種“有序化”的構建。
它引導著生命能量,按照特定軌道運行,
如百川歸海。
而反觀人的一生,從呱呱墜地起,
精氣神實際就是一個不斷耗散、從有序走向無序的“熵增”過程。
生是綻放,是能量的盡情揮灑,是走向紛繁與混亂;
也就是我自己經常說的,
任何富貴功名,都是精氣神換來的。
我們拿著自己的精氣神,
去驅動社會這個大系統進行有序,
從沒想過回頭,
讓天地這個大系統,
來讓我們內在有序。
所以,陰符經里才說,
天地,萬物之盜,
萬物,人之盜,
人,萬物之盜。
實際上盜的是什么?
盜的就是用別人的能量信息,
驅使自己內部的有序化,從而進行熵減。
而人的修行,則是逆流而上,
是在這股宇宙洪流中,主動對抗“熵增”,
使生命從耗散回歸凝聚,從無序歸于有序,
最終趨向一種高度信息化、組織化的內在和諧。
為了記錄這一刻的體悟,
我重新創作了兩首新的《蘇武慢》。
與舊作《蘇武慢·月明簾下轉身》相應和。
【舊作】
蘇武慢·月明簾下轉身
序:甲辰年庚午月壬子日,夜中煉拳靜坐,身心俱忘,唯有一炁流轉,性天之光如同蟾月之輝,光彩堂堂,統攝身心。往事歷歷在目,根塵遂大泛起,如同大幕拉開,僅余一幀幀影像,我或是其中主人,或是其中過客,終歸是一期一會,悲歡一瞬而已。
客舍塵勞,人世羈旅,由來魂夢顛倒。痛飲酣宴,聚散紛然,無非一期悲笑。須彌芥子,粒粟升鐺,同演四生六道。卷軸開,嬰啼叟泣,過眼云煙俱老。
君不見,天機一線,昭昭北辰,指示源流杳杳。無根樹下,蟾月光中,往來賓客稀少。弱水三千,巫山十二,曹溪一路花鳥。向人間,悠然一渡,歸去蘆花月曉。
【新作】
序:乙巳年癸未月癸巳日,靜坐中閃現熵增定律,宇宙終歸熱寂,萬物趨于混沌。然生命自生,靈臺自照,逆流而溯清源。恰如
道家
煉之精氣神三家轉化
從而于
無常中守定,于混沌中覓序。有感,作此
二
篇。
蘇武慢·其一熵增之海
熵海揚波,星云散絮,宇宙終歸寂老。塵沙自擾,時序崩摧,天道暗行顛倒。一點靈光,半腔碧血,欲挽逆流孤棹。向鴻蒙,自掃心臺,重演太初清杳。
君不見、麥氏小妖,徒勞守隘,終被混元吞了?剎那芳華,須臾秩序,不過恒沙粒小?;煦缣ゲ兀癯幔壠鹁壪y料。這皮囊,焚修煮字,爐中自添柴草。
蘇武慢·其二逆熵之舟
驛館燈青,關河雁老,倦客此身如草??丈酵录{,大壑呼吸,周天暗移昏曉。蝸角爭雄,槐根說夢,誰解百年皆了?算何如、散發扁舟,醉臥五湖云渺。
向人間,筑個精廬,遙觀漲落,勘破機關須早。四時清氣,晨鐘暮鼓,掃卻紛紛塵擾。巫山云散,曹溪月明,現出本來面貌。待歸時,逆熵舟停,隱入星河靜悄。
詞解:當修行直面宇宙終極定律
《蘇武慢·其一》釋義
宇宙的熵增如不可阻擋的汪洋波濤,星辰終將如飛絮般離散,整個宇宙不可避免地走向能量耗盡、萬物死寂的“熱寂”終局。微觀世界里,粒子進行著永不停歇的無規則運動(塵沙自擾);時間之箭堅定地指向無序(時序崩摧);宇宙的根本法則——熱力學第二定律(天道),在冥冥之中推動著一切從有序走向無序,這本身就是一種宏大的“顛倒”。然而,生命出現了。那一點意識的靈光,那一腔蓬勃的熱血與生命力,就如同一葉孤舟,升起船帆,試圖在這熵增的洪流中,奮力地逆流而上。這逆流的方向,是朝向宇宙混沌初開的本源。通過清掃內心的塵埃,重整精氣神的秩序,來對抗身體小宇宙的熵增,在自身這個小宇宙里,重現宇宙初始那種清凈、有序、和諧的太初之境。
科學家曾設想有一個“麥克斯韋妖”能分辨高低速分子,將它們分置于容器兩側,從而在封閉系統內對抗熵增。但這“小妖”自身的存在也會產生熵,最終仍會失敗。因此對抗熵增極端艱難。生命短暫的絢爛,人類創造的有限秩序,在浩瀚無垠的宇宙和永恒的時間長河中,渺小得如同一粒恒河沙。然而,混沌之中也孕育著無限可能(胎藏世界)。一個微小的擾動(蝴蝶振翅),可能引發不可預測的巨大后果(混沌理論)。這說明,即便在宏大的無序背景下,緣起緣滅的因果鏈條依然在以其復雜難料的方式運作。我們的肉身(皮囊),通過“焚修”與“煮字”(讀經、思考)等修行方式,進行著一種主動的、內在的有序化建構。這就像在一個不斷冷卻的熔爐中,主動為自己添加維持生命與秩序之火的“柴草”。
《蘇武慢·其二》釋義
在熵增定律主宰的宇宙圖景中,驛館孤燈明滅,猶如生命之火在永恒的黑暗中搖曳;關河秋雁南翔,恰似時間之矢不可逆轉地指向衰老與消散。紅塵倦客,終須直面熱力學第二定律下生命終將歸寂的宿命。然而,山川自有其呼吸律動——空山吐納,大壑呼吸,這不僅是詩意的描摹,更是地球生態系統以光合作用(負熵攝入) 與 碳循環(熵增輸出) 維持動態平衡的生動寫照,在周天暗移、昏曉交替的無情時間洪流中,進行著一場短暫卻壯麗的熵增對抗??逼拼酥行C,便知世俗的蝸角爭雄、槐根說夢,不過是封閉系統內注定趨向混沌的無謂消耗。智者遂效范蠡散發扁舟,醉臥五湖云渺——這不僅是隱逸情懷,更是構建 局部逆熵系統的生存智慧:遠離高熵社會(權力紛爭的能耗旋渦),棲身低熵自然(生態平衡的寧靜港灣),于退隱中自成一方有序孤島。
于是,在這紛擾塵寰間,修行者筑起精廬——既是物理的棲所,更是精神的逆熵堡壘。于此遙觀漲落,洞察量子層面無序漲落所隱喻的世事無常本質,至此方勘破熵增法則這一宇宙終極“天機”。修行者以晨鐘暮鼓的恒定節律(穩定生物鐘)納四時清氣(攝入低熵物質能量),掃卻紛紛塵擾(屏蔽認知噪聲),猶如源源引入對抗內在熵增的負熵流,重建身心的和諧氣脈。待得巫山云散,虛幻欲望與紛雜妄念盡消;曹溪月明,自性清凈如皓月朗照乾坤,生命本來具足的和諧面貌豁然呈現(復歸道家“赤子”般的低熵本底狀態)。終焉之時,逆熵之舟停航,泊入宇宙熱寂的熵海(分子運動止息的絕對靜默),隱入星河靜悄。此終極歸宿,達成道家歸根復命的圓融之境:個體消散即回歸宇宙本源(星河),于浩瀚虛空中證得永恒寂靜。這星河靜悄處的永恒,既是熵增定律的終極終點,亦是生命逆熵之舟歸航于太虛的深邃寧靜。
結語
物理學家薛定諤曾說:“生命以負熵為食?!?/p>
這是“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钡目茖W化表達。
一個生物體之所以能維持其高度復雜的有序結構,
正是因為它能不斷地從外界環境吸取能量和物質(負熵流),
來抵抗內部的衰變和瓦解。
而中國傳統的修行,則是將這場“逆熵”之戰,
從被動的生理維持,升級為主動的肉體長生和心靈升華。
有需要的可以咨詢老師,非誠勿擾,下面是我的聯系方式:
歡迎咨詢
添加老師微信
獲取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