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款叫“知了猴面包”的產品賣瘋了,在面包店里能賣到20塊左右一個!一個知了猴面包光餡料成本就比普通熱狗面包高出一大截,難怪網友都替店家操心:“賣20塊一個,老板不會虧本吧?”結果人家一上新,直接賣爆了,有烘焙店一天能干掉三四百個,日入6000塊輕輕松松。
?圖片源自小紅書 默默莫莫
“蟲子進面包”這設定自帶話題和爭議,天然引發“你敢不敢試”的挑戰,抖音、小紅書相關話題播放量輕輕松松破億。金黃酥脆的知了猴就那么明晃晃地趴在面包上,視覺沖擊力直接拉滿,網友自發搞起開箱測評,流量嘩嘩地來。
本文目錄/ content
1:這網紅美食!日銷200個成夏日爆款!
2:"知了猴面包"到底是什么
3:地方特色食材引發大規模打卡
4:平衡“獵奇”和“持久度”
01
這網紅美食!日銷200個成夏日爆款!
最近網上有款新晉網紅美食徹底火了,濟南有家烘焙店靠這個“知了猴面包”一夜出圈,直接成了街頭巷尾的頂流話題。
這款在互聯網上賣爆了的產品叫“知了猴面包”,在面包店里能賣到20塊左右一個!在印象濟南商圈的面包店里,這面包就霸占著柜臺C位——金黃酥脆的知了猴整整齊齊碼在松軟的全麥面包上,再配上蛋黃醬和生菜,活動價19塊9。
?圖片源自小紅書 小熊軟糖
這么一組合,既沒丟了知了猴那股子獨特香脆勁兒,又融進了面包的麥香,口感豐富得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知了猴面包”剛一上架,立馬勾起大伙兒的好奇心。要知道,山東人對知了猴的感情可是刻在骨子里的,夏天一到,這玩意兒就是飯桌上的靈魂。
把這種老底子的美味跟現代烘焙揉到一塊兒,既接住了傳統的地氣,又玩出了新意思。
?圖片源自小紅書 麥芽工坊
你瞅這面包,遠看像夾了熱狗腸對吧?近看嚇一跳——腸呢?換成一排“知了猴”了!
這“知了猴”到底是啥?不少街坊拖家帶口打著手電去林子里“尋寶”,其實就是蟬的幼蟲,夏天夜里竹林一抓一把,正要從土里鉆出來爬樹蛻殼呢??蓜e小看這小小蟬幼蟲,在外地它可是按只賣的,今年行情1到1塊5一只!
這么一算,一個知了猴面包光餡料成本就比普通熱狗面包高出一截!難怪網友都操心:“賣20塊一個,店家不會虧本吧?”可人家一上新,直接賣爆了——有烘焙店一天干掉三四百個,日入6000塊不是夢。
?圖片源自小紅書 Lily
02
"知了猴面包"到底是什么
知了猴,其實就是知了還沒蛻殼的幼蟲,學名叫金蟬,在山東本地還有個特別的名字——“蠽蟟螝”(jié liáo guī)。江湖傳言:沒有一只知了猴能活著爬出山東,每年夏天一到,山東人的神秘夜生活就開始了。
天一黑,公園里、小樹林中,隨處可見拿著手電筒、拎著塑料袋的“搜捕大隊”,他們目光如炬、全神貫注,一旦發現目標,立刻“捉拿歸案”。有網友調侃:“難怪夏天蟬叫都不吵了,合著還沒等開嗓呢,就提前‘下線’了。”
?圖片源自小紅書 SaladGarden沙拉花園
為啥大家對抓知了猴這么上頭?對山東人來說,知了猴就是童年的味道,就算沒親手抓過,那也肯定吃過。不光山東,河南、安徽、江蘇這些地方也有吃知了猴的傳統。
油炸知了猴、爆炒知了猴、知了碎炒雞蛋、知了猴小燒烤...花樣百出,光聽著就讓人流口水。尤其是油炸的,外皮酥脆,內里噴香,一口一個,咬下去還會爆漿!
而且知了猴不光好吃,營養價值還挺高。不過,對蛋白質過敏的朋友可得謹慎嘗試,吃之前也千萬確保它熟透了。
?圖片源自小紅書 棲喜.主理人
“知了猴面包”,就是把山東老底子的“金蟬”(知了猴)玩出了新花樣。
這玩法的妙處在于:油炸保留了知了猴那口熟悉的香脆勁兒,跟軟乎的西式面包一搭,口感又脆又軟,層次豐富。既像是街邊撒把鹽就吃的油炸老味道,又因為包裝精致,搖身一變成了能當下午茶的新派點心。而且這面包就賣一個月!因為知了猴就7、8月最多,玩的就是個“過時不候”的稀缺感。
賣得怎么樣?火!濟南歐諾蛋糕店一天全渠道能干掉200多個,光靠它一個店一天就能進賬6000塊。臨沂的美樂滋蛋糕店更猛,靠類似的蟲子面包,3天賣出2000單,直接沖上微博熱搜。
年輕人圖新鮮好玩,拍照發圈調侃“知了猴跨界烘焙圈了”;山東老鐵們則吃出了情懷,覺得這是“童年味道的時髦升級版”。
?圖片源自小紅書 甜沫兒家的店
03
地方特色食材引發大規模打卡
它能火起來,背后有好幾重原因:一是會“老菜新做”。山東、河南人本來就好油炸、燒烤知了猴這一口,但以前多在自家或夜市?,F在面包店把它和“健康輕食”綁一塊兒,既有家鄉味的情懷分,又貼上了“輕負擔下午茶”的新標簽。
二是傳播出圈。“蟲子進面包”這設定自帶話題和爭議,天然引發“你敢不敢試”的挑戰,抖音、小紅書相關話題播放量輕松破億。
金黃酥脆的知了猴明晃晃地趴在面包上,視覺沖擊力滿分,網友自發搞起開箱測評,流量蹭蹭漲。
?圖片源自小紅書 米羅客
三是供應鏈跟得上。原料就在山東本地批發市場解決,一斤大概105塊,一個面包用5-8只蟬,成本問題能夠解決。總部統一配送炸好的知了猴半成品,門店簡單組裝就行,像歐諾蛋糕店10分鐘就能出餐,又快又穩。
這種把地方特色食材“塞”進大眾食品的玩法,也是烘焙圈一直很流行的推新策略。臨沂的“蝎子可頌”,油炸蝎子配黃油可頌,視覺炸裂,限量發售;貴州的“酸湯折耳根披薩”,折耳根配上苗家酸湯醬,外地游客打卡率暴增300%。
蘇北的“豆蟲軟歐包”,用豆蟲泥代替肉松,打著高蛋白旗號吸引健身黨。用熟悉的地方味道勾起鄉情,故意制造反差打破常規,而且大多是“季節限定”或“聯名快閃”,試水成本低。
?圖片源自小紅書 蛋尼爾
04
平衡“獵奇”和“持久度”
“知了猴面包”們證明了地方特色食材是個創新寶庫,但想紅得長久,需要平衡“獵奇”和“常買”,比如歐諾蛋糕用蛋黃醬蓋住蟬的腥味,美樂滋開發“小龍蝦可頌”延續熱度,靠優化口味提升日常復購。
讓“傳統”符合“標準”,得建立昆蟲食材的深加工規范,比如速凍鎖鮮、明確標注過敏原,學學日本“昆蟲零食”的安全標準。
?圖片源自小紅書 東關塢的小小日常
兼顧“賺錢”和“環保”,探索人工養殖才是出路,山東已經在試點金蟬農場了,逐步替代野外捕捉。
“真正的創新,是讓陌生的東西變親切,而不是把親切的東西搞陌生?!?“知了猴面包”的核心就是:地方食材創新,根子要扎在文化認同里,命脈在于供應鏈安全——不然再火的網紅美食,也像知了叫一夏天。
▲借勢今夏“頂流”荔枝,好利來、盒馬的荔枝烘焙賣爆了!
▲“天價”玉米撻,究竟在收割誰的錢包?
▲月銷60w+!生酪冰戚風爆紅的背后,竟是塞尚的這款活菌鮮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