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中關注流動兒童成長、推動基層教育發展的號召,7月15日,廣東財經大學積夢未來突擊隊,錨定廣州市白云區海苑社區省級試點“兩社三中心”建設,聚焦流動兒童數理思維教育痛點,開展暑期公益課堂。團隊以積夢未來教具為載體,融合VR技術與積木搭建,將傳統文化傳承、自然科學普及與數理思維培養相貫通,為流動兒童打造別開生面的學習體驗 。
VR“云游”故宮,觸摸歷史溫度
在人工智能時代下,積夢未來團隊充分利用VR工具,開展了一場“故宮VR游”,課程中,實踐隊員以生動的講解帶領孩子們開啟虛擬探索之旅。課堂伊始,一段故宮宣傳視頻便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有過實地參觀經歷的孩子主動分享所見所感,引發陣陣共鳴。
課程聚焦故宮三大建筑特色:作為故宮第一大殿的太和殿,其房脊上的十只蹲脊獸成為講解重點。從仙人騎鳳到行什,實踐隊員細致解讀每只脊獸的寓意與象征,將古老傳說融入生動的解讀中,讓孩子們在故事中理解傳統文化內涵。針對故宮屋頂的多樣樣式,從硬山頂到重檐廡殿頂,隊員結合古代等級制度,闡釋不同屋頂樣式所凸顯階級象征與古人智慧。而被稱為皇帝“秘書處”的軍機處,也被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揭開神秘面紗。
隊員在課程的最后提出了三個問題,小朋友們都十分踴躍,爭先恐后地搶答。最終是小肖同學靠著三秒心算出了5+7+8=20,獲得了答題權,讓其他小朋友心服口服。VR技術帶來的新奇體驗讓孩子們興致盎然,孩子們紛紛追問觀看VR的方法。
探秘鳥類世界 動手實踐獲成長
隨后的“鳥類知識”課程,成為了數理思維教學的巧妙載體,帶孩子們走進了奇妙的自然世界。實踐隊員先播放多種鳥類視頻,孩子們憑著豐富的知識儲備準確說出了多種鳥類名稱,滿是對自然的濃厚興趣——實踐隊員便借著這股興致,用數理教具拓展課程,讓數理思維的學習跳出單調,更顯生動。
講解環節中,以“吃飯比賽”為喻,生動說明不同形狀鳥嘴與取食功能的適配性;介紹企鵝用石頭求偶的習性時,特別強調石頭在搭建巢穴中的重要作用,讓孩子們了解動物行為背后的生存智慧。
動手實踐環節成為課程高潮。孩子們兩人一組合作拼搭積木,挑戰還原火烈鳥造型。更有甚者,發揮創意拼出色彩斑斕的作品,雖與標準結構有差異,卻展現獨特想象力;隨后的卷羽鵜鶘拼搭難度升級,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專注拼嘴部,有的負責搭建身體,在隊員的耐心指導下均收獲頗豐。小組PK中,各組奮勇爭先,最終“超越未來組”“未來組”“研究生小組”分獲前三名,孩子們親手將獎勵貼紙貼在積分表上,共享成功喜悅。
課程結束時,不少孩子拉著隊員的手說“還想再來上課”。此次公益課堂以VR技術與教具實踐的創新形式,讓孩子們在親近傳統文化與自然科學的同時,更在數理思維的培養上收獲滿滿——通過沉浸式體驗與動手實踐,有效拓寬視野、提升以數理思維為核心的科學素養。這既響應了“百千萬工程”關于青年深入基層、服務社區治理與民生改善的號召,也以實際行動落實了“雙減”政策下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促進全面發展的要求。下一步,實踐隊將繼續優化課程,為孩子們帶來更多聚焦數理思維、有溫度更有深度的思維課堂。
(廣東財經大學積夢未來實踐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