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趙子萌)7月21日,聯想“美好假期”大學生溫暖公益行第十一季特別行動走進臨夏市。此次活動旨在鼓勵支持大學生志愿者返鄉,通過AI+環保+非遺三維課程普及人工智能應用,水火箭發射放飛當地兒童航天夢想等創新課程陪伴當地兒童,用所學知識為孩子們打開一扇通往智能世界的大門。
“美好假期”項目由聯想集團與北京圓網慈善基金會于2019年共同發起,旨在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在假期返鄉,為鄉村兒童提供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支持。六年來,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全國已有2萬多名大學生志愿者參與,覆蓋200多個市、1000多個區縣,累計幫助超6萬名鄉村兒童,有效助力鄉村建設。
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科技點亮綠色未來。據介紹,本次活動是探索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推動教育公平、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的一次創新實踐,也是社會組織、優秀企業、高等院校與地方政府協同聯動、服務青少年的生動體現。參加活動的志愿者將深入基層,知行合一,把專業知識與熱情轉化為連接AI、環保與民族文化的橋梁。不僅成為AI技術的學習者,更要立志成為家鄉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和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團委書記張圓夢表示,美好假期公益活動與西工大結緣已有六季,志愿者在祖國各地留下了美好足印。聯想與西工大在精神文化的代際傳承中互相激勵,奮勇前行,共同播撒了美好熱愛和希望。這一季,西北工業大學將有100名志愿者背上“美好假期”愛心背包,利用假期返回家鄉,對家鄉的鄉村兒童開展一對一幫扶。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的同學關注并參與到“美好假期”活動中來,用自己的美好之舉去幫助更多的鄉村兒童。
臨夏市城南街道辦事處副書記米亞明表示,活動響應國家“雙碳”目標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實踐,以“AI技術+環保教育+民族文化”為主線,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轉化為貼近臨夏大地的行動方案——從大夏河生態守護到非遺磚雕再生設計,從家庭生態瓶共創到方言AI推普,讓孩子們在科技與文化的交融中,讀懂家鄉的生態脈搏,成為綠色發展的踐行者。
美好假期大學生志愿者代表、TOCO大學生志愿團隊隊長薛菲發言并表示要通過“美好假期”活動,拓寬自己的視野,踐行鄉村振興公益活動的理想。作為從臨夏走出去的大學生,一直心系家鄉,也渴望能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希望這次帶來的AI+環保課程,能讓同學們了解到科技對環保的重要性,激發大家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她呼吁志愿者一起努力,用AI助力環保,為家鄉的美好未來添磚加瓦。
隨后,舉行了“美好假期公益實踐基地”揭牌儀式,為當地兒童捐贈美好包裹,包裹內含有AI編程套裝、科學實驗套裝、液晶繪畫板等,課程中引入聯想AI大模型“天禧智能體”的實踐應用指導,旨在培養鄉村兒童的邏輯思維、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TOCO大學生志愿團隊舉辦的“大夏河”環保課堂,帶大家探秘臨夏母親河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每個人都是“母親河”的守護者,環保課堂的意義不僅在于知識傳遞,更在于激發大家的參與意識。大夏河的故事,是黃河流域萬千支流的縮影。從這條“母親河”出發,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每一個人、每一個環節的共同努力,守護好每一條支流,才能讓黃河真正成為滋養中華民族的“幸福河”。
西工大計算機學院支教團隊利用所學專業,開展了人工智能公開課,讓大家變身“小小AI動畫師”。這堂公開課以“非遺剪紙”為切入點,用孩子們能理解的語言和形式,揭開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紗,讓科技知識像動畫故事一樣生動可感。AI不是遙不可及的“黑科技”,而是能幫我們實現創意的“小助手”,從“認識 AI”到“動手做動畫”,當人工智能不再遙遠,當每個人都能用動畫講述自己的故事,科技便真正走進了生活,成為點亮創意的星火。
西北工業大學航模隊的隊員們與小朋友進行了生動有趣的模擬火箭互動體驗,小朋友們跟隨志愿者了解航空航天知識、一起組裝和發射水火箭,寓教于樂,在歡樂洋溢的笑聲中,大家對于科學的探索精神也隨著水火箭飛到了更高更遠的天空。
聯想集團、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中共臨夏市委社會工作部、臨夏市城南街道辦事處、蘭州報業集團和TOCO大學生志愿團隊共同發起此次活動,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