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早年習學書法之時,正是中國書壇碑學盛行之時。為了洗盡弱、俗之弊,沈氏曾歷十余年之功力,傾心于北魏書風之中。
在沈氏自著《我的學書經歷》一文中,曾這樣回憶:
“1913年到北京,始一意臨學北碑,從《龍門二十品》入手、而《爨寶子碑》、《爨龍顏碑》、《鄭文公碑》、《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等,尤其愛寫《張猛龍碑》,但著意于畫平豎直,遂取《大代華岳廟碑》,刻意臨摹,每作一橫,輒屏氣為之,橫成始敢暢意呼吸,繼續行之,幾達三四年之久。嗣后得元魏新出土碑碣,如元顯儁、元彥諸志,都所愛臨……一直寫北朝碑,到了1930年,才覺得腕下有力。”
請看沈尹默楷書
鮑照飛白書勢銘八條屏
注:“不廣尊兄”即單丕(1877-1929),號不廣,浙江蕭山人,近代著名學者,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浙江圖書館館長。同沈尹默、馬裕藻等共同執教于北京大學,私交甚篤。
局部放大
沈尹默早年習學北碑風格書法之作,流傳至今者,可謂鳳毛麟角,誠如此件為“不廣尊兄”所作之《楷書鮑照 <飛白書勢銘> 》八屏,至剛至大,則更屬稀見。
全幅
學習參照比對
北魏《始平公造像記》
北魏《楊大眼造像記》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