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Model Y以48萬輛銷量蟬聯中國市場單一車型冠軍,這個“邪惡大鼠標”更是成為國內廠商“討伐”的目標,無論是小米YU7、問界M8純電版還是沒上市的理想i8等等,也都將其視為競品對標。而在全球銷量承壓,中國市場競品涌現的背景之下,特斯拉宣布將在2025年秋季推出六座版Model Y L(以下簡稱Model Y L),試圖以加長軸距和更大空間迎合中國家庭需求。那么,這期我們就來聊聊,Model Y L能否延續此前的銷量神話?
輝煌與隱憂并存的銷量底色
先說Model Y的“基本盤”。2024年,特斯拉在中國交付超65.7萬輛車,其中Model Y貢獻了48萬輛,占到七成以上,穩坐純電SUV銷量頭把交椅。不過即便如此,特斯拉整體銷量增速卻在放緩: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汽車72.08萬輛,較上年同期83.1萬輛減少約13.3%;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合計達26.34萬輛,較上年同期27.83萬輛同比下降約5.4%。這也讓銷量占比極高的Model Y有著更大的銷量壓力。
與此同時,特斯拉自2025年初便因電子助力轉向系統軟件問題、倒車影像可能無法顯示等等,一次性召回汽車數量高達120.68萬輛,而且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這也讓Model Y在口碑方面有一定損耗。
2025年上半年銷量排行
銷量承壓的背后,有著馬斯克政治爭議帶來的品牌形象損耗,不過我們也能發現中國新能源車企猛烈追趕的身影。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小米YU7、極氪7X、問界M8純電版等新車型在智能化、空間和性價比上頻頻對標Model Y,甚至在某些維度實現超越。更別提比亞迪海鷗、吉利星愿等低價車型蠶食市場,Model Y的“銷冠光環”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加長”是對癥下藥還是趕鴨子上架?
結合上述背景,再看Model Y L的推出,顯然是特斯拉對中國市場的精準回應。中國消費者對大空間、多座位的需求根深蒂固,尤其是二胎、三胎家庭的興起,讓六座、七座SUV成為香餑餑。Model Y L車身加長至4976mm,軸距拉伸至3040mm,采用2+2+2的六座布局,試圖填補Model Y與Model X之間的市場空白。相比標準版Model Y,它的第三排空間更寬敞,理論上能更好滿足家庭出行的需求。
然而,Model Y L的“加長”并非無懈可擊。首先,溜背造型限制了第三排頭部空間,實際舒適性仍有待市場檢驗。其次,此前預估40萬元的起售價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在微博話題“特斯拉Model Y L預估售價40萬”下,“40萬買局促體驗”的吐槽聲也依舊不斷。與此同時,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產能瓶頸也是一大隱患。2025年初煥新版Model Y上市時,供不應求導致交付周期拉長,Model Y L的生產壓力可能更大。
六座市場“群雄逐鹿” Model Y L是否“廉頗老矣”?
回看當下的Model Y L入局的六座SUV市場,早已是兵家必爭之地。不過,隨著Model Y L的入局,諸如理想汽車CEO李想、蔚來CEO李斌等等中國新能源車企的“新勢力”也做出了“致敬”與回應。
理想汽車此前就以“奶爸車”形象深入人心,L8和L9憑借超5米車身、寬敞空間和豪華配置,牢牢占據六座/七座SUV市場。而隨著即將上市的理想i8以及下半年的理想i6推出,第三排空間和智能化體驗更貼合中國家庭需求,Model Y L也將在純電領域面臨更大的壓力。
至于蔚來與樂道品牌,旗下即將上市的樂道L90此前就以公布預售價27.99萬起,全域900V高壓架構、大尺寸前備艙、全新一代超薄輕量化可換電電池包等等,似乎也讓Model Y L顯得有些“廉頗老矣”的感覺,更不用說更高定位還有主打豪華六座體驗的蔚來ES8,其品牌調性和服務體系對高端消費者也頗有吸引力。
此外,兼具“流量王”、“欠車王”的小米YU7以及華為加持、以5190mm的車身和鴻蒙座艙為賣點的問界M8也對Model Y L形成直接或間接的競爭。
強敵環伺下更需認清現實
回歸開始的問題,Model Y L能否延續Model Y的銷量強勢?這個答案既取決于特斯拉自身的執行力,也離不開市場環境的配合。樂觀一面的來說,特斯拉的品牌效應和技術積累仍是其最大底氣。作為電動車領域的“蘋果”,特斯拉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Model Y L的六座布局精準切中中國家庭需求,加之特斯拉遍布全國的超充網絡和FSD未來落地的潛力,依然能吸引大量忠實粉絲。2025年初煥新版Model Y上市僅三天就收獲5萬訂單,證明了特斯拉的市場號召力。
不過,價格和空間的爭議可能削弱Model Y L的競爭力。如果預估售價40萬元,它將直面理想L9、問界M8等更具空間優勢的對手,而第三排體驗的未知數可能讓消費者望而卻步。更重要的是,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智能化和性價比上的“內卷”速度遠超預期。華為的鴻蒙生態、小米的生態聯動、蔚來的服務體系,都在分流特斯拉的潛在用戶。
此外,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危機尚未完全消散。馬斯克的政治爭議導致部分消費者流失,品牌價值在2024年縮水26%。如果Model Y L的定價策略不夠靈活,或產能跟不上需求,特斯拉可能錯失翻盤良機。
可以說,Model Y L是特斯拉對中國市場的一次深思熟慮的回應。它試圖以加長軸距和六座布局,重新點燃中國消費者的熱情。然而,在理想、問界、蔚來、小米等新勢力的圍剿下,Model Y L面臨的不僅是產品力的比拼,還有品牌、價格和生態的全面較量。特斯拉的銷冠傳奇能否延續,或許要看它能否在“中國式內卷”中找到新的平衡點——既保持品牌調性,又貼合本土需求。因此,我們也更加期待今秋這款車的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