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中國創(chuàng)新藥以雷霆萬鈞之勢公然對抗死神,要將癌癥和心臟病“去絕癥化”。死神再也不能驕傲,人類平均壽命勢將延長。中西藥結合和人工智能利器都是中國的優(yōu)勢。
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消滅絕癥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延長壽命的歷史。古人的平均壽命很短,活到七十歲就是“古來稀”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患上了肺炎,就等于宣判了死刑。但后來隨著抗生素的發(fā)明,肺炎就不再是絕癥。
然而現(xiàn)代人還活在絕癥陰影中。癌癥和心臟病是兩大殺手,群醫(yī)束手,癌癥的治療五花八門,最后還是坐看生命慢慢流失,不敵腫瘤的擴大和蔓延,也要面對治療過程中的種種并發(fā)癥。心臟病則是隱藏在生命的角落里,往往突然伏擊,防不勝防,奪人性命于剎那間,驚恐飲恨。
如今中國的創(chuàng)新藥卻以雷霆萬鈞之勢,公然對抗死神,要將癌癥和心臟病“去絕癥化”,在創(chuàng)新藥面前,死神再也不能驕傲,再也不能肆意奪取人類的生命。
二戰(zhàn)前后,青霉素等抗生素出現(xiàn),解救了肺炎患者,也顛覆了愛情小說的寫法。因為歷代很多的作家筆下,肺炎就是死亡的代名詞,很多浪漫繾綣的愛情,就因為主角染上了肺炎而戛然終止,留下了千古遺憾。張愛玲小說《花凋》的川嫦,就是因肺癆去世。巴金小說《寒夜》的主角汪文宣,也是肺病郁郁而終。但不旋踵間,五十年代,抗生素出現(xiàn),救活了主角,也救活了愛情。
今天中國創(chuàng)新藥的出現(xiàn),也要改變人類命運的軌跡,當絕癥不再是絕癥,也改寫了人類的歷史,也要改寫愛情小說的情節(jié)。
中國創(chuàng)新藥崛起,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由于科研人才輩出,每年數(shù)以百萬計的生物化學畢業(yè)的精英,大量的海歸人才,龐大的市場,更有想不到的“患者紅利”,提供巨大的臨床試驗的大數(shù)據(jù),在人工智能時代,都是獨家的數(shù)字資產,加速藥物創(chuàng)新的速度。
中國創(chuàng)新藥在國際上的獨家競爭力,還在于中西藥結合的獨家路徑,獨步天下,如治療心臟病的強心肌藥,就是使用黃?等傳統(tǒng)中藥,加以提煉的復方,發(fā)揮老祖宗的智慧。曾獲諾貝爾醫(yī)學獎的屠呦呦,就是在約兩千年前東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找到提煉治療瘧疾的青蒿素,快速殺滅瘧疾原蟲,造福全球。
人工智能也是創(chuàng)新藥的利器。很多醫(yī)學研究者相信,未來幾年將出現(xiàn)很多新的藥物,解救絕癥。中國的創(chuàng)新藥正在處于井噴時期,也將刺激全球醫(yī)學研究跟進,吸引更多資本的投入,凝聚更多的科學研究精英,形成良性循環(huán)。由于全球罹患慢性病和基礎疾病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渴望創(chuàng)新藥的病患如大旱之望云霓,市場規(guī)模龐大。
有些科學家甚至斷言,很多重癥患者只要能撐過三年,就可以多活三十年。這是一場奇特的時間競賽,在一條全新的賽道,奔向改變人類命運的標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