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些老年人能這么霸氣?難道真的是養老金拿的太多了?
從7月18日起,發生在遼寧朝陽某景區的一段視頻火了,引起全網熱議。
視頻中上百人的暴走團為了保證自己的隊伍整齊,直接逼停迎面而來的救護車和消防車。
這件事情一出現景區慌了,網友怒了,官方媒體下場了,但暴走團團長卻表示:
“那就是景區內的非機動車道,你們是在妖魔化我們!”
說白了,很明顯,他們并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相反,是網友在大驚小怪。
而就在7月24日,據不少網友的反映,關于這件事情又有了新后續。
但并不是暴走團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是他們被傳似乎已經解散,因為在景區道路上很少見到他們。
不過在經過相關記者調查后發現,這個說法是有些出入的!
據當地群眾表示,事情發生后他們的確“歇”了幾天,但如今,已經將地點轉移到公園。
但此前他們不道歉不認錯的態度實在是讓不少人忍受不了,于是神通廣大的網友就好好查了這個團長!
沒想到,一查還真的不簡單!這個女團長不僅身份不簡單,干的事情也不簡單!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人民日報】【DV現場】【紅網】【大河報】【杭州日報】【新華社】(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1、女團長辯解,各方回應
大多數了解這件事情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其實在事情發生之初,消防車和救護車一直在揮手示意讓行。
但在救護車試圖避開隊伍時,只有前面的幾個人動了一下,而后面的大部分都壓根沒動。
而理由就是:
“他們沒有緊急任務,而是要去執勤!”
按照那位女團長的說法,當時自己帶著隊員的做法沒錯,正常來說,車輛就應該禮讓行人。
并且自己的隊伍占的并非機動車道,而是非機動車道,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讓隊員們先走十分合理。
本來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人生氣,在聽到這位女團長高傲的回應后,網友直接炸鍋。
這一炸,什么《人民日報》、新華社、景區工作人員都一一出面回應。
其中,當地派出所的工作人員表示:
“這就是個人素養問題,我們會加強批評教育!”
而景區工作人員則解釋到:
“那幾輛車是因為萬人廣場有大型活動,每天晚上他們都會來備勤!”
據工作人員講,這個暴走團就是個人成立的團體,之前就經常在這里暴走。
這件事情發生的也很突然,他們會進行嚴肅處理!
而當地的文明辦也只是簡單表示,已經記錄此事準備處理。
而事實上,這早已經不是在該景區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只不過這一次被發布到網上。
早在2023年,景區就接到很多游客的反應,其相關的負責人還曾就此事進行開會制定規范。
但沒想到,規范出來后只持續了幾天,沒多久,暴走團們又我行我素!
隨后,相繼在7月18日晚上,《人民日報》也對此事作出評價,并且還對這件事情畫上問號。
“老年暴走團阻擋消防車,真的只是素養問題嗎?”
顯然,其中涉及的問題還有很多,隨著事件發酵,暴走團的團長身份以及其背后商業面紗也被層層揭開!
2、背后還有生意經,女團長身份被曝光
在不少網友的“調查”之下,最后驚奇發現,暴走團雖然的確是民間個人組織的團隊。
但是其核心成員的身份,卻是一位已經退休的女教師。
其退休后拿著養老金,最喜歡的就是鍛煉身體,但她的身份也不得不讓人懷疑一個問題。
既然是老師,那之前就是教書育人的,在路上遇到消防車等要進行避讓這種簡單的道理她怎么可能不懂?
這樣一看,其帶領的隊伍做出這樣的事情就顯得有些過分了!
而事實上,表面上看是自發形成的團體,主要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但背后也存在收費。
因為其中的上百名成員一年都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用作團費。
除此之外,大家統一著裝等還需要自費,這樣一算,這一年的收益可真的不低。
不僅如此,表面看是暴走團,但也是“宣傳隊!”
因為他們人多,團長經常會接到各種各樣的廣告,在暴走的路上,一行人拿著各種各樣的橫幅。
上面就寫著不同商家的廣告語,事情已出現,不少與他們合作過的商家也遭了殃,評論區直接淪陷。
而在他們內部的聊天群中,不少人依然是毫不在乎,認為自己被人黑了,甚至開始嘲笑吃瓜的群眾。
“我們隊員都把這事當成笑話了,笑你們二!”
“幕后的操縱者,拿出你的看家本領來,我們隊員笑著看你像猴一樣地表演!”
不得不說,最初暴走團的成立可能是真的為了健身,但時間久了,初心就變了。
在利益的驅動之下,相關的負責人開始對自身的不當行為視而不見,甚至縱容隊伍。
網傳,在7月19日的時候,事情發生后的第二天,一位白衣男子直接攔著他們的隊伍進行怒斥:
“救人救火的車你們都敢攔,你們算什么長輩?”
隊伍中僅一名男性成員欲上前理論,卻被大媽急忙拉回。其他人目光躲閃,沉默通過。
隨后這個白衣男子沖上熱搜,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從7月23日開始,不少朝陽居民就開始發文表示景區變得安靜了。
但正如《人民日報》此前提出的問題,這件事情背后還牽涉更多的公共問題!
3、城市難容暴走團?健身需求呼喚公共空間
從管理者的角度而言,出現這種事情與他們之前的不作為也有一定的關系。
在該團隊遭到多次投訴后卻沒有任何改變的情況下,他們也沒有繼續對行為進行規范。
而如今暴走團安靜了,但更深層的問題并沒有解決!
2024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超2.9億,而人均體育場地僅3平方米!
這支暴走團其實一開始也并不在該景區活動,但因為最開始的地方被改建,他們只能尋求新的無機動車道的地方。
當然,相關的社區也試圖進行協調。
比如為他們找到新的合適的地方,但因為關門時間與暴走時間沖突,也就擱置。
有人說,想健身就去體育中心,那才是專門運動的地方。
但可惜,不是所有人都居住在體育中心旁邊,因為離家太遠,很多老人行動并不方便。
這樣一來,在景區橋上進行活動也被默許。
而除了在遼寧朝陽,其實在全國各地也都相繼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甚至有的地方還曾出現暴走團出現在人少的機動車道上,當時還造成了很大的事故。
同樣在2年前的阜新,一輛私家車就被徒步團無情阻擋,當時車上還拉著病人急需去醫院。
可是暴走團老人卻直言:
“我們過完你再走!”
而如果想要從根本上去防止類似的事情再出現,不僅需要個人素質的提升,社會公共資源也應該發力。
讓所有人在追求健身的時候,不要做出不文明的行為!
很多小孩子在生活中就明白,看到消防車救護車第一時間要想辦法讓道。
即使這些車輛沒有公務在身,沒有人等著他們去救,但也應該做到“敬而遠之”。
更何況,在這場“事件”中,兩輛消防還一直閃著紅燈,他們卻沒想到,萬一有緊急任務怎么辦?
如今在景區道路上終于恢復了平靜,只有零星散步的市民和巡邏民警的身影。
但不得不讓人后怕的是,如果當時這3輛車都有緊急任務,這會耽誤多少人的生命呢?
對于暴走團團長的種種做法,您怎么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來源:【人民日報】【DV現場】【紅網】【大河報】【杭州日報】【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