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將于今年9月1日實施。受此影響,近日,有電動自行車品牌下架電商平臺所有產品,許多品牌的線下門店也在“清存量”。
有經銷商表示,因新國標即將實施,線上門店正在進行新舊標準產品切換,當前線下門店仍在售賣舊標準產品。
據了解,新國標落地設置了3個月的銷售過渡期,“舊國標”車允許銷售至2025年11月30日。
新國標“新”在哪?
車速最高為25公里每小時
為減少交通傷亡事故,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新國標維持了2018版標準中有關最高設計車速的規定,即具有電驅動功能的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車速不得超過25km/h,并要求超過25公里每小時時電動機自動停止動力輸出,這樣可有效遏制超速行駛帶來的安全隱患。
使用塑料總質量不超過整車質量的5.5%
目前電動自行車產品普遍使用大量塑料作為功能件和裝飾材料,但是由于塑料本身具有可燃性,這些材料在發生火災時會加速火勢蔓延并釋放大量有毒氣體,即便添加了阻燃劑也很難從根本上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因此,新國標中增加了“電動自行車使用的塑料的總質量不應超過整車質量的5.5%”的要求。
專家呼吁,企業在進行新產品研發設計時,應盡可能減少塑料材料的使用,并按照新國標規定的試驗方法計算塑料質量占比。鼓勵使用其他不可燃材料代替塑料,從而降低火災事故的危害程度。
強化了非金屬材料防火阻燃要求
為增強電動自行車所使用非金屬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從源頭上降低車輛被火源引燃造成火災事故的可能性,同時有效降低電動自行車火災的蔓延速度和燃燒的劇烈程度,新國標進一步提高了與電池直接接觸的非金屬材料、電氣回路、電氣部件及導線等關鍵部件的阻燃性能要求,并對軟墊材料、皮革類與紡織品類材料等不同類別非金屬材料的阻燃性能分別作出規定。
使用鉛酸蓄電池的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
鉛蓄電池化學性質穩定、價格實惠,還具有較高的回收利用價值,深受廣大電動自行車消費者青睞。新國標修訂期間,相關部門通過對近13萬份網民的問卷調查發現,傾向于選擇鉛酸蓄電池的消費者數量是鋰電池的2倍。
但是鉛酸蓄電池也具有能量密度低、體積大、重量大等缺點,特別是考慮到近年來消費者生活節奏加快、出行半徑擴大、充電不夠便利等因素,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希望電動自行車充滿電后續航里程能夠達到70公里以上。按照2018版標準中55kg的整車重量限值計算,使用鉛酸蓄電池的車輛在充滿電后續航里程只能達到40公里左右,與消費者實際需求存在差距。
新標準將鉛酸蓄電池車型的重量限值放寬至63kg,將有助于滿足廣大消費者增加續航里程、減少充電頻次、提高安全性能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經濟、實用、安全的產品。
不再強制要求所有車型均安裝腳踏騎行裝置
2018版標準中規定,電動自行車必須具有腳踏騎行功能。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絕大多數消費者不僅不使用該功能,反而主動將腳踏板拆除。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基本不用腳踏騎行功能的消費者占比高達79%,絕大多數被調查對象建議不在標準中對腳踏騎行功能作強制要求。
為此,新國標中僅要求采用電助力模式的車輛具有腳踏騎行功能,對電驅動車輛不作強制要求,從而有助于生產企業根據車型自主決定是否設計和安裝腳踏騎行裝置,不僅節約了生產成本,而且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車型選擇,提升了產品的實用性。
鼓勵安裝后視鏡
后視鏡可以幫助電動自行車騎行者觀察后方的車輛和行人情況,減少盲區,提高騎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2018版標準規定,測量整車高度時無需將后視鏡計算在內,企業可根據車型需要自行設計和安裝后視鏡。
新國標為進一步體現對車輛安全性的重視和對安裝后視鏡的支持,除維持2018版標準中關于后視鏡不計入整車高度的表述外,還增加了“為保證行車安全,鼓勵電動自行車安裝后視鏡”以及后視鏡不計入整車寬度的內容。
考慮到部分較為輕便的電助力車型一般不安裝后視鏡,為尊重這部分產品的設計習慣,新標準并未將安裝后視鏡作為強制性要求,而是由生產企業根據需要自行決定是否安裝。
要求電動自行車具備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
近幾年發生的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事故中,很多的起因都是電動自行車蓄電池在充電過程中出現溫度異常,但使用者沒有及時發現,未能第一時間切斷電源,導致引發火災甚至爆炸。此外,電動自行車被盜也是困擾消費者的一大痛點。
為提升電動自行車主動安全性能,新國標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其中,用于城市物流、商業租賃等經營性用途的電動自行車必須安裝北斗模塊;其他普通家用電動自行車,在銷售時可由消費者自主選擇是否保留北斗模塊。
北斗模塊可以記錄電動自行車當前所處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過通信模塊實時反饋給用戶,一旦發生被盜等異常情況,這些信息能夠有效助力消費者在第一時間找回車輛。
動態安全監測功能可以將車輛異常行駛狀態以及蓄電池電壓、電流、溫度等超出正常范圍的情況及時發送給消費者,提醒消費者識別和處置安全問題,第一時間消除事故隱患。
完善了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
針對當前很多電動自行車產品最高車速、蓄電池類型和輸出電壓等技術參數易被篡改、導致交通安全事故和火災事故多發的問題,新標準分別從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三個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
其中,電池組防篡改的要求是電動自行車不應預留擴展車載電池的接口或線路,并且應具有充電和放電互認協同功能,確保電池組與充電器匹配后方可充電、與整車匹配后方可騎行;控制器防篡改的要求是不應通過剪線、跳線等方式修改控制器功能,不應兼容多種輸入電壓模式,具有過壓鎖定功能,限流裝置不應留后門,且不應通過解碼器、物聯網技術等進行改裝等;限速器防篡改要求是限速器無論是單獨的模塊,還是集成在控制器內部,均不應具備修改限速值功能。
增加了電動機低速運行轉矩等要求
目前,許多使用中的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超出了標準的規定,主要原因是這些車輛的電動機在動力性能方面有較多的余量,給非法篡改最高車速留下了空間。為確保交通安全,新國標中增加了電動機空載反電動勢以及電感值差異系數等指標要求,從而確保電動機在輸入電壓達到最大時車速也無法超過25km/h;同時考慮到電動自行車必要的載重能力和騎行中可能存在的短時爬坡等實際需要,標準中增加了電動機低速運行時轉矩限值指標,允許電動機短暫地輸出較高扭矩,確保車輛能夠應對短距離爬坡等特殊工況,滿足消費者正常騎行需求。
現有舊國標車無需強制更換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即將實施,消費者的舊國標車需要更換嗎?對此,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鵬林表示,消費者已經購買的不符合新標準的車輛不會被強制淘汰。
“新標準主要針對企業的生產、銷售以及經營行為,對于普通消費者已經購買的電動自行車,不受新標準的約束,不會被強制淘汰,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正常更換。”何鵬林說。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央視新聞、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