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的夏夜悶熱難當,首相官邸內的空氣卻凝固如冰。石破茂剛剛結束與前首相們的緊急會談,面對鏡頭強作鎮定地重復:“辭職報道毫無依據。”
然而就在同一時刻,太平洋彼岸的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拋出一枚重磅炸彈——美日達成“史上最大協議”:日本將向美國支付15%的汽車及農產品關稅,并承諾5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其中90%利潤歸屬美國。
特朗普(資料圖)
這份被特朗普盛贊“創造數十萬崗位”的協議,對日本而言卻是裹著糖衣的苦藥。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徹夜談判的疲憊身影背后,是不得不吞下的嚴苛條款。當日本政府人員謹慎表示“將大幅減輕民眾不安”時,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汽車股應聲下跌,產業界彌漫著對15%關稅的集體憂慮。這場不對等交易,宛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廣場協議”的當代翻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的回應看似溫和卻意味深長:“中方一貫主張平等對話解決經貿分歧。”這輕描淡寫的表態,折射出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的微妙變化。當日本以空前讓步換取美國的“貿易休戰”,其作為經濟強國的議價能力遭到國際社會質疑。55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更像一場國家級的豪賭——賭的是美國市場回報率,押上的卻是日本國民的養老金與財政儲備。
石破茂(資料圖)
協議墨跡未干,共同社的民調已揭開殘酷真相:石破內閣支持率暴跌至22.9%,不支持率飆升至65.8%。曾經以改革者形象登上相位不到一年的石破茂,此刻正經歷著日本戰后最劇烈的民意滑坡。前國會議員小池政就的觀察一針見血:“自民黨內派閥雖弱,但幾個議員的反對已無關大局。”更致命的是,執政聯盟在參議院痛失多數席位,石破手中的政治籌碼所剩無幾。
貿易讓步與政治崩盤形成殘酷的因果鏈。東京市民在超市看著美國牛肉價格因關稅降低而下跌,卻無法忽視新聞里汽車工廠可能裁員的消息。當石破茂宣稱協議能“消除民眾不安”時,街頭受訪的中年職員苦笑:“我們更不安了——首相的位置和我們的飯碗,哪個先倒?”經濟邏輯與政治現實在此激烈碰撞:短期市場開放紅利難以抵消產業空心化風險,而外交妥協更點燃了國民的民族自尊心怒火。
石破茂(資料圖)
在野黨磨刀霍霍準備在8月1日臨時國會提出不信任案,卻陷入結構性困境。小池政就道破玄機:“立憲民主黨席位未增,在野勢力分散難成合力。”這種分裂恰似當代日本政治的縮影——民眾對執政黨憤怒,卻又找不到可信的替代方案。石破茂得以暫時喘息,非因實力猶存,而是對手同樣虛弱不堪。
石破茂的政治賭局已到收官時刻。5500億美元投資與15%關稅構成的“經濟投降書”,成為壓垮其政權的最后一根稻草。首相官邸的燈光或許仍會徹夜長明,但每個日本人都心知肚明:當美國收割協議紅利的歡呼傳來時,東京的權力更迭時鐘已經進入倒計時。這場以國家利益為籌碼的交易,終將以首相寶座的易主寫下注腳,而日本付出的代價,遠不止賬面上的數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