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民用機場和軍事設施操作的雷達系統可能會無意中向技術先進的外星文明廣播地球的存在。這項研究考察了這些系統泄漏的電磁信號如何被遠至200光年的觀測者看到,假設他們擁有與地球上使用的射電望遠鏡相當的先進水平。研究結果還暗示,理論上我們可以在同一范圍內探測到類似先進的外星文明。
在達勒姆舉行的皇家天文學會 2025 年全國天文學會議上公布的初步研究結果強調了希思羅機場、蓋特威克機場和紐約肯尼迪機場等主要國際機場如何發出可探測信號,這些信號可以作為智慧生命的間接指標。
研究人員利用詳細的模擬來追蹤地球發射的雷達信號如何隨時間在太空中傳播。他們的目標是確定這些信號在鄰近恒星系統(包括巴納德星和顯微鏡座AU)中的可探測性。
上圖動畫顯示了各機場雷達系統的平均總功率,以一小時為間隔進行平均。下圖展示了機場雷達泄漏輻射的總功率隨時間的變化,以巴納德星方向為方向,繪制了24小時內的功率變化曲線。圖片來源:Ramiro Saide/Michael Garrett教授
他們的分析顯示,用于監控飛機的機場雷達系統產生的總無線電輸出功率為2×101?瓦。這種強度的輻射足以被類似西弗吉尼亞州綠岸望遠鏡的射電望遠鏡探測到,即使距離地球200光年。
從遠景來看,比鄰星b——距離地球最近的可能宜居系外行星——距離地球僅4光年。即便如此,以現有技術驅動的航天器仍需數千年才能到達那里。
軍用雷達系統更加集中且具有方向性,能夠形成獨特的模式——就像燈塔光束掃過天空一樣——在觀察者的特定視野范圍內,累計峰值發射功率可達約 1×1014 瓦。
民用機場(例如希思羅機場)和軍事行動使用的雷達系統,由于其隱蔽的電磁泄漏,無意中向潛在的先進外星文明揭示了我們的存在。圖片來源:Mick Lobb / 雷達掃描儀 – 希思羅機場 / CC BY-SA 2.0
曼徹斯特大學首席研究員拉米羅·卡塞·賽德 (Ramiro Caisse Saide) 表示,對于任何使用強大的射電望遠鏡從星際距離觀看的人來說,這顆彗星看起來都像是人造的。
“事實上,這些軍事信號從太空的某些點來看可能會強一百倍,具體取決于觀察者所在的位置,”這位博士生補充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雷達信號——任何擁有先進技術和復雜航空系統的行星無意中產生的信號——都可以作為智慧生命的普遍標志。”
動畫顯示,單個機場雷達系統的平均總功率以及機場雷達泄漏輻射的總功率與AU顯微鏡觀測到的功率相同。圖片來源:Ramiro Saide/Michael Garrett教授
他說,這項研究不僅有助于通過識別有希望的技術特征來指導對外星文明的搜索,而且還加深了我們對從太空如何看待人類技術的理解。
曼徹斯特大學的共同研究員邁克爾·加勒特教授說:“通過了解我們的信號如何在太空中傳播,我們對如何保護通信無線電頻譜和設計未來的雷達系統獲得了寶貴的見解。為建模和檢測這些弱信號而開發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天文學、行星防御,甚至監測人類技術對太空環境的影響。”
博士生 Caisse Saide 補充道:“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的工作既支持了‘我們是孤獨的嗎?’這一問題的科學探索,也支持了管理技術對我們世界及更廣闊世界的影響的實際努力。”
編譯自/scitechdai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