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本是孩子們卸下學業壓力、放松休憩的日子,但寶山區羅店醫院的中醫針推傷科診療室卻迎來了就診高峰。診室門口排起的長隊里,大多是帶著孩子來檢查的家長。為什么暑期會出現這樣的集中就診潮?其實,這背后藏著孩子們假期里那些“習以為常”的不良習慣:窩在沙發里刷手機、趴在床上看視頻、寫作業時歪歪扭扭地蜷在書桌前……這些看似“舒服”的姿勢,正在對孩子的脊柱造成日復一日的“隱形傷害”,最終讓原本該在假期休整的脊柱,成了需要緊急干預的“問題部位”。
17歲高中生脊柱側彎致頭疼——這些信號家長別忽視
診室內,17歲的高中生小胡在醫生的指導下做著檢查,由于脊柱出現輕度S型移位,他連彎腰觸地這個簡單的動作都難以完成。小胡媽媽非常懊悔:“初三的時候就發現他脊柱有點側彎,當時覺得不嚴重,沒太當回事。這一年多下來,孩子明顯感覺有時候會頭疼,拍了片子才知道,他的頸椎和脊柱已經壓迫到神經了。”
從事中醫針推傷科臨床工作多年的王醫生解釋道,暑期青少年脊柱問題集中爆發,和“屏幕時間過長”“坐姿隨意”“缺乏運動”這幾個原因脫不了干系。很多孩子趴在床上看手機、窩在沙發里玩游戲、寫作業時歪歪扭扭……這些看似舒服的姿勢,會讓脊柱長期處于受力不均的狀態,時間一長,就容易逐漸出現側彎、錯位。
更需要引起重視的是,脊柱問題可不只是“體態不好看”這么簡單。王醫生表示,他接診過不少孩子,已經出現了手麻、腿麻、腰痛,甚至頭暈等癥狀——這些都是脊柱壓迫神經發出的信號。如果長期忽視,不僅可能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還可能牽連到內臟功能。
家長自查指南:每天花1分鐘,發現早期異常
“青少年脊柱側彎早期癥狀不太明顯,等孩子說疼的時候,往往脊柱已經有明顯移位了。”王醫生提醒各位家長,每天可以花1分鐘時間,觀察孩子這幾個細節,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看臉型:觀察孩子的下頜角、耳垂是否有高低不對稱的情況;
看體態:留意孩子的肩膀是否一高一低,走路時是否會歪向一側,有沒有“含胸駝背”“側身走路”等異常姿態;
看活動:讓孩子做彎腰動作,觀察其背部是否有一側凸起;讓孩子抬手、轉身,看看是否有牽扯痛的表現。
如果發現上述異常情況,千萬別猶豫,要及時帶孩子就醫。暑期是脊柱干預的黃金期——這個階段孩子時間充裕,能夠規律地接受治療,而且他們的骨骼尚未完全定型,通過專業干預,改善效果會更加明顯。
不用開刀!中醫正骨+整脊,幫脊柱“歸位”
不少家長擔心孩子脊柱出現問題需要開刀、打鋼釘?其實不必過于焦慮,在專業的中醫診療機構,中醫正骨整脊技術就能幫孩子實現“無創矯正”。
王醫生為小胡治療時,先是輕柔地按揉他的肌肉,讓其放松下來,隨后運用“牽、旋、端”等手法精準調整脊柱——這正是中醫正骨“手摸心會”的精髓所在,不需要開刀,僅憑醫生的雙手,就能將錯位的關節“送回” 正確的位置。治療后,再配合輕便的支具進行固定,不會影響孩子的日常活動,而且還能根據恢復情況隨時調整松緊度,加速康復進程。
針對青少年常見的脊柱側彎、頸椎/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問題,醫生還會結合“整脊療法”:通過分筋彈撥、按壓疏理等手法,恢復脊柱的生物力學平衡,就像把“歪掉的多米諾骨牌”重新擺放整齊,從根源上緩解神經壓迫。
王醫生說:“一般輕度側彎的孩子,每周正骨1次,連續5周就能取得明顯改善。治療后再搭配我們指導的簡單伸展操,孩子的脊柱能在暑期快速‘回正’。”
別讓“高低肩”“小駝背”“長短腿”在假期里悄悄加重,更別讓脊柱問題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脊柱的健康,不僅關乎挺拔的體態,更連著身體的正常運轉。暑期是青少年脊柱問題干預的黃金窗口,目前羅店醫院在周日下午增設正骨整脊埋線專病門診,以方便暑假家長帶孩子前往問診。家長們也不妨多花些心思關注孩子體態,及時發現、科學調理才能有效避免問題加重。
寶山區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寶山區重點開發區域綠色低碳業務場景合作項目
排隊、轉車?不用!專家到家門口了!
風吹蓮動,寶山的這片蓮花景致,美得讓人挪不開眼~
通訊員:唐捷 汪美欣
編輯:張思源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