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宿舍泡個牛奶都能被學校通報批評?聽著像天方夜譚似的,但它還真就實實在在地發生了。最近有網友發帖說,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有不少學生因為在宿舍泡牛奶、睡覺、洗澡這些事兒,被學校通報批評了。不光這事兒,學校還有個規定,教室里的空調得等到夏天溫度超過30℃才能開。
說起來也挺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泡個牛奶、洗個澡,這些不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生活事兒嗎?怎么就值得學校專門通報了?還有那空調,天熱的時候想開還得等溫度飆到30℃以上,這大熱天的,學生在教室里咋待得住?。?/p>
事情是這樣的,有學生爆料說,學校規定每周日到周四的19點到21點是晚自習時間,這時候不能做和學習無關的事。大一學生在教室集中晚自習,大二到大三的就得在寢室自己晚自習。有一回抽查,有學生在宿舍泡牛奶、睡覺、洗澡啥的,都被通報了。這就讓人納悶了,在宿舍泡杯牛奶咋就礙著學習了?難道學習就得餓肚子硬扛著?
更讓人覺得離譜的是學??照{的使用規定。
按學生提供的圖片來看,公共教室的空調不是你想開就能開的。得夏天連續三天氣溫超30℃,冬天連續三天低于10℃,而且小教室得有10人以上,大教室30人以上才能開。5月、6月天熱的時候,老師幫忙聯系后勤領導想開空調都沒成。
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高溫天里,學生咋能安心學習?難道就因為沒達到那所謂的“連續三天超30℃”,就得在悶熱的教室里煎熬?
有記者去問學校黨政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回復是暫時不了解情況,還說“如果這個通報是真實的話,確實是有點(不合理)”,對于空調開啟條件,也說“應該不是30℃以上才能開空調”,但又不清楚具體溫度。這回應就跟沒說一樣,問題還是擺在那兒。
學校的初衷可能是想通過嚴格管理來督促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控制空調使用也是為了節約能源。但凡事都得有個度,管理不能太死板,得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泡牛奶、洗澡這些都是正常的生活需求,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為啥就不能做?難道學生就只能像個學習機器一樣,連基本的生活節奏都得被打亂?
空調的使用規定更是讓人難以理解。節約能源是好事,但也不能以犧牲學生的學習環境為代價。高溫天氣里,學生在悶熱的教室里根本沒法集中精力學習,效率反而會降低。而且規定的“連續三天超30℃”也太僵化了,哪天突然就熱得不行,難道就得硬熬著等那三天過去?
再說了,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除了傳授知識,還得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
這種過于嚴苛、不人性化的規定,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抵觸,反而不利于良好校園氛圍的形成。學生們正是年輕有活力的時候,需要一個相對寬松、合理的環境來成長和學習。
其實,管理和人性化并不矛盾。學校可以制定規章制度,但在制定的時候得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想,多考慮實際情況。比如晚自習時間,只要學生能保證學習效率,偶爾處理一下生活瑣事也沒啥大不了的??照{使用也可以更靈活些,根據實際氣溫情況來調整,別被那些死板的規定框死。
希望學校能好好重視學生反映的這些問題,認真調查一下,給學生們一個合理的解釋,并且對那些不合理的規定進行調整。畢竟,只有真正為學生著想的管理,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和配合,才能讓校園變成一個更適合學習和生活的地方。
你覺得學校這樣的規定合理嗎?要是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應對呢?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