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決策投顧 摘要:醫療設備是醫療系統的“硬科技”載體,其價值貫穿臨床精準診療、產業升級、社會健康管理三大維度。當前行業核心邏輯為:政策貼息驅動短期設備更新放量 + 國產替代與技術創新構建長期成長性。建議投資者聚焦高端影像、AI輔助診斷、核心部件突破等賽道,同時關注縣域醫療下沉帶來的終端設備需求。
1.醫療設備行業概述
醫療設備行業作為現代醫療體系的重要支柱,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醫療服務質量與效率。該行業涵蓋了從診斷設備、治療設備到康復器械等廣泛領域,產品種類繁多,技術含量高。當前,醫療設備行業正面臨著技術創新與智能化升級的雙重機遇。一方面,新型材料的研發與應用使得設備更加安全、高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推動了醫療設備的智能化發展,提高了診療的精準度和便捷性。同時,行業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也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展望未來,醫療設備行業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為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2. 醫療設備產業鏈
醫療設備賽道產業鏈主要由上游原材料和設備供應商,中游醫用和家用醫療設備生產制造商,以及下游醫療機構和科研單位等組成游提供各類原材料及相關設備;中游的醫療設備廠商根據使用對象分為醫用和家用兩大類,從設備類型看包括:診斷設備、治理設備、監護設備、檢測設備、康復設備等,作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中規模最大的細分市場,醫療設備產業擁有大量中游制造企業,具有細分種類眾多、技術壁壘較大的特點;下游對接各類醫療機構、科研單位、經銷商和家庭客群。
3.因醫療合規整改板塊業績承壓,關注庫存出清后板塊業績拐點
復盤2021-2025Q1醫療設備板塊營收和利潤增速來看,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設備板塊業績下滑。受益于疫后醫療大基建且2021年低基數下,2022Q1醫療設備板塊業績實現大幅增長,疊加貼息貸款政策催化,2022Q4-2023Q2醫療設備板塊業績表現較為突出。2023Q2受到醫療行業合規整頓影響,醫院招投標工作暫停,設備進院受到影響,2023Q3-Q4設備板塊業績大幅下滑。2023Q4政策糾偏疊加24年Q2以舊換新政策推動,設備需求回升,但受限于資金落地節奏,設備招投標恢復幅度有限。據公開招投標數據來看,醫療設備招投標數據整體呈復蘇態勢,因為部分設備企業需要消化渠道庫存,2025Q1設備廠家業績仍有所承壓,未來隨著設備招采恢復,渠道庫存加速消化,預計2025年Q3迎來業績拐點。
設備招投標逐步復蘇,關注企業庫存消化情況。據眾成數科統計招投標數據來看,超聲、MR、內窺鏡等設備招投標量從2024年3月份左右觸底回升。從2025年來看,設備招投標整體呈現復蘇態勢,單5月份招投標量來看,超聲、內窺鏡及XR設備的招投標量環比分別增加52%、31%及35%,MR招投標量有所下滑,主要是4月份招投標環比增長123%,基數較高。因為部分醫療設備企業仍在去庫存階段,裝機量確認為收入的節奏有所滯后,隨著庫存逐步出清,預計設備企業Q3業績迎來拐點。
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當中鼓勵四大醫療設備領域加快更新改造,分別為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回顧來看,在政策的帶動下,2025年 1-5 月醫學影像設備、放射治療設備、手術機器人實現快速增長,市場規模同比增速分別達 100%、72%、133%,符合政策預期。隨設備更新項目逐步釋放,各細分賽道有望保持較快增速。
4.醫療設備行業投資邏輯與個股梳理
醫療設備是醫療系統的“硬科技”載體,其價值貫穿臨床精準診療、產業升級、社會健康管理三大維度。當前行業核心邏輯為:政策貼息驅動短期設備更新放量 + 國產替代與技術創新構建長期成長性。建議投資者聚焦高端影像、AI輔助診斷、核心部件突破等賽道,同時關注縣域醫療下沉帶來的終端設備需求。
相關個股:邁瑞醫療、聯影醫療、開立醫療、澳華內鏡、山外山、艾德生物、安圖生物、新產業等。
風險提示:醫療設備更新進度不及預期、設備反腐影響持續
參考資料:
1.2023-9-13東吳證券——醫療器械行業可轉債梳理
2.2025-7-12華金證券——關注業績拐點與行業結構性機遇
3.2025-7-10國泰海通證券——保基本、強創新
(分享的內容旨在為您梳理投資方向及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買賣依據,您應當基于審慎原則自行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