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第一次跟法師學打坐的時候,結果沒多久就感覺全身被一股暖流包圍,然后就好似失去了意識,等開靜時中間的時間就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后來我自己回去也嘗試打坐,但是完全靜不下心,就放棄了。請問這種現象是為什么?另外,我最近在看一位老師講的安那般那出入息法,請問這個適合自己在家學修嗎?
答:
最初嘗試打坐,由于用心比較純粹、猛烈,有些人往往容易感發一些善惡境界現前,此都是過去生的習因習報,也就是過去生在某些法門上著重熏習過,今生再修禪定當內心澄靜時,便會自然顯發出來。這其中既有善的,也有惡的。因此,天臺止觀當中,就有專門章節來詳細闡述“善根發相”,包括哪些是善根發相,哪些是惡根發相,以及善根發相中又如何辨別是真是偽,惡根發相如何對治等等。如是眾多,說不可盡。欲習止觀者,當尋原文深入學習。
根據您簡單的文字表述,初坐時得暖觸,次而又完全失去意識,可知并未得定,或屬于障道發相之一種,《釋禪波羅蜜》:“行者于修定欲用心之時,即便沉昏暗睡,無記瞪矒,無所別知,障諸禪定,不得開發,是為沉昏闇蔽障發之相。”佛法的禪定乃是定慧等持,內心清清明明,這種沒有意識的無記狀態不僅非是正定,而且是能夠障礙禪定的一種昏沉,倘若再遇到就當善識別并且當即提起觀力急祛之,切不可誤認為是好現象反而生貪著。
至于其間之暖觸,或是由身體本身火大增盛而致,《釋禪波羅蜜》:“行者于初坐中未得定心,亦發如是冷暖動等觸。既無如上所說功德之事,有人言此是病法起。所以者何?如重澀等是地大病生,如輕動觸是風大病生,如熱癢等觸是火大病生,如冷滑等觸是水大病生……”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情況,但總不出欲界四大色法增減相。
至于后來自己打坐,再無法找到這種體驗。莫說此非正定,不應執著追求。縱是正定境界,若是懷有希望心,也反會成為禪定之障礙,《釋禪波羅蜜》:“有六種法能失禪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驚怖,四大喜,五重愛,六憂悔。”
最后,按照天臺大師止觀二十五方便,近善知識乃是修習止觀的必要條件之一。縱然是依據經論自學,也要以宗派歷代祖師為依據,今人著作只做參考。因此,若要系統學習禪坐,智者大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就不得不去反復研讀。
-FIN-
責編 | 妙 性
編輯 | 種 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