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名人曾說過:“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01
“福報”可以解釋為善行和善愿所感招的善果。持戒、放生、布施、誦經(jīng)、念佛都能感招相應(yīng)的善果。
“善果”指人世間的長壽、富貴、名望、地位、人緣好、聰明智慧、相貌端正等。
總之,世間的金錢、財富、地位、權(quán)勢都屬于福報。人間的福報是對外的,但功德與福報截然不同,功德只對自己,因為它是內(nèi)在的功夫。
02
對“功德”兩個字,六祖慧能大師說得最為直接明白。《六祖壇經(jīng)》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nèi)心謙下是功,外行于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yīng)用無染是德。
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意思就是,能認(rèn)識自性就是功,能等視一切眾生就是德。念念之間沒有滯礙,常能見到真如本性的真實妙用,這就叫做功德。
內(nèi)心謙虛卑下就是功,外依禮而行就是德;從真如自性中建立萬法就是功,心體遠(yuǎn)離一切妄念就是德;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功,應(yīng)用萬端而不染著就是德。
如果要尋求功德法身,只要依照這樣去做,就是真正的功德。
所以,福德與功德是不同的,我們平常認(rèn)為的那些功德無量的善行,所獲可能僅僅是福報,功德須向內(nèi)見到自性,而不是藉著布施供養(yǎng)的外相所能求得的。
福報與功德的不同,從來都不是事相上的不同,而是發(fā)心上的不同。
只有明心見性,悟入實相,三輪體空,無我無人,以無所住心修諸善法,有漏之福報方能轉(zhuǎn)為無漏之功德。
03
世間有漏之福,除了富貴,長壽,健康之外,還要好德,考終命。
也就是說:在我們看來,世間最有福氣的人,除了擁有足夠的財富,享用如意,加上地位高貴,受人尊重之外,還要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仁慈愛物,廣積陰德,子孫滿堂,最后壽終正寢,無疾而終,才是真正的幸福。
否則,就算是富甲天下,但地位并不高貴;或富且貴,卻不長壽;或長壽而欠缺健康,都是人生的缺憾,固然非福。
即使財富與尊貴、壽命與健康都占有,若然為富不仁,報在晚年,或后繼無人,或不得善終,都屬于非福。
一般大家都認(rèn)為,好命的人,須具備富貴、長壽、康寧、加以好德、善終命等五福,才是人間真正的幸福。
但在佛眼看來,世間的幸福,亦不過是短暫的占有,既是無常,又非永恒。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獲得永恒的幸福,非進一步追求出世間的福報不可。
學(xué)佛的人,通過學(xué)習(xí)接受佛法,知道人天福報“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并非久享,所謂五福,不過暫時占有。
即便是天人的壽命,雖然數(shù)以劫計,但“縱經(jīng)八萬劫,終歸落空亡”,福盡還墮,仍然要接受輪回之苦,根本不值得我們貪求。
04
作為佛陀的弟子,不必?zé)嶂杂谑篱g的名利財富,也不應(yīng)該追求人天福報,而應(yīng)該寡欲知足,積極進取出世間的七圣財。
什么是七圣財呢?
一是信財:因為信受佛法,能夠長養(yǎng)一切善根。
二是進財:精進辦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積聚功德,作為成佛的資糧,等如世人,勤儉積蓄財物一樣。
三是戒財:戒能防非止惡,我們受持佛戒,止惡行善,進德修業(yè),自然可以獲得解脫的財富。
四是慚愧:心懷慚愧,悟己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從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正是開發(fā)功德法財?shù)馁Y源。
五是聞財:多聞佛法,啟發(fā)智慧,明白事理,如說修行,終必成佛,是以多聞,正是增長佛道功德財富的工具。
六是舍財:學(xué)習(xí)佛法,以慈悲心、喜舍心,平等心,實行財施,法施,無畏施,內(nèi)財外財,隨求給予,心不吝惜,以增益佛道的財富。
七是定慧財:學(xué)佛人,修習(xí)禪定,廣學(xué)般若,止觀雙修,止觀不二;不僅攝心不亂,同時照見五蘊皆空,離相度生,無住布施,如是悲智雙運,就可以速成菩提,證得佛道無量功德。
以上信、進、戒、慚愧、多聞、布施、定慧等七種,是成佛的資糧,名為七圣財。
二乘圣人,擁有以上七種財富,由戒、定、慧財?shù)牧α浚瑪喑娝紵溃且悦麨槌鍪篱g無漏之福。
至于佛道圓滿無上之福,是諸佛因中,發(fā)心行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廣修六度萬行,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以修福,廣學(xué)般若以修慧。
05
佛法告訴我們:人生的關(guān)鍵就是我們這顆心。
有一位居士,平時脾氣很大,一次他開的車被一位踩三輪車的人給撞了,他一看對方是外地人,就叫他賠。
那人就拿出一張一百塊錢,說:“我沒什么錢了”。
他說:“一百怎么夠啊,要賠兩百”。
那人說:“我沒有兩百”。
他說:“沒有就揍你”。然后他的拳頭就舉起來了,剛一舉起,他就看到手上戴的念佛珠,一看到這串念佛珠,他就想道:我是佛教徒啊!怎么能這么兇呢!
他不好意思了,趕緊把拳頭收回來,把剛才拿人家的這一百塊錢掏出來,說:“算了算了!錢還給你,對不起!我剛才發(fā)火了”。
這個踩三輪車的外地人一頭霧水,感到莫名其妙。
這串佛珠真是護身符,不但護身也護他的心。你看,嗔心一下就護住了。這就是心念的力量,這就是總開關(guān),把嗔心一念就轉(zhuǎn)過來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當(dāng)下的修行有多么重要。
在這個拳頭正要打出去的時候,能收回來,而且還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向他道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學(xué)佛的人,一個有福報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