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3日晚,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了第三輪直接談判,不到一小時即告結束。雙方同意進行新一輪換俘,不過在停火方面并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俄羅斯代表團團長、俄總統助理梅津斯基在當晚談判結束后表示,俄烏雙方同意近期再次進行換俘,規模在1200人以上。俄方還提出向烏方移交3000具烏軍士兵的遺體。
梅金斯基稱,雙方用了很長時間討論上次交換的解決俄烏沖突的備忘錄草案,但雙方立場相距甚遠,不過雙方同意在代表團和工作組層面繼續討論。
烏方代表團團長、烏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烏梅羅夫在談判后表示,烏方在本輪談判中提議在8月底前舉行一場旨在結束沖突的首腦會晤,除烏俄首腦外,此次會晤還將邀請土耳其和美國總統參加。
對此梅金斯基表示,俄羅斯與烏克蘭首腦會面的時機并不成熟,只有充分討論之后,才能舉行雙方首腦會晤。他還說,俄方希望與烏克蘭舉行第四輪談判。
俄烏前兩輪關于解決沖突問題的直接談判分別于今年5月和6月在伊斯坦布爾舉行。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采訪時分析指出,第三輪談判"沒有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結果并不出人意料。
從第二輪談判到第三輪談判這個期間,俄烏戰場形勢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加之美國、北約、歐洲等外部因素對俄烏沖突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在這種背景下,這次談判更多體現出俄烏雙方想要接觸的意愿,但是對于談判本身能夠達成什么成果,雙方的預期其實都很低。
現在雙方更多是在給對方設置難題,盡量把導致談判停滯不前、很難達成共識的責任推給對方。
目前來看,只要戰場形勢不發生大的變化,美國對烏援助、歐洲對歐洲制裁這些重要的外部因素不發生變化,就算未來俄烏雙方能夠維系直接談判的形式,想要取得重大進展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崔洪建進一步指出,目前距離最終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此前的第二輪談判中,俄烏交換了有關基本立場的文件。按道理來說,第三輪以及其后的一些談判就應該圍繞此前雙方的立場文件進行討論。但是這次雙方雖然說有過討論,但雙方在立場差距、兩國領導人是否要會晤、如何實現停火等問題上還是糾纏不清。
即便俄烏直接談判未來取得一些進展,但是如果美國和歐洲不給予一定的配合,談判成果想要在現實中落地,也會存在諸多阻礙。
我認為未來俄烏既要維持談判,并逐漸切入核心問題,同時要盡量避免西方對談判的干擾。
素材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程謨 楊卓英
編輯丨杜慧琴 楊楠
簽審丨閆明 康炘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