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插圖畫面出自英國科幻電視劇《神秘博士》(Doctor Who)第十季)
撰文|燕十三
出品|有戲
江蘇鹽城,2019年響水爆炸之后,空氣被燒穿,廠房炸平,官場沉默了三天,然后開始統一口徑。
三年后,廢墟上的草已經長到膝蓋。再往后,草也被拔了——不是為了復綠,而是為了清場。
濱海縣,24公里之外,一家沒炸、沒燒、沒冒煙的企業,被“精準整治”成了一座荒蕪廠區,玻璃碎了沒人管,設備銹了沒人動,連門口的保安也不再盤問外人進出的姓名。
他知道:反正這里不會再有人回來。
1、一場爆炸,一片區域,兩個價格
江蘇省政府成立了“化治辦”。這三個字像省略號,前頭是事故,后頭是處理,具體怎么處理——他們說了算。
響水縣,3.95億。
濱海縣,900萬。
兩家化工企業,同年被關,廠房相似,設備相似,地皮只差24公里。
圖片
(關聯報道詳見微信自媒體“法與情”,微信號:gh_9e8da1d52f56 )
“地理不等于政治。”這句話此刻可以改寫為:你的位置決定你是不是值錢。
金業化工被評估出1.3億的資產,但收到的補償連給法院蓋章的律師費都不夠。還得自己拆,自己搬,自己請施工隊把廠子刮成一塊“凈地”——這才好被便宜收走。
行政是個萬能牌,它可以讓響水的企業被評估到“按市價三億五”,也可以讓濱海的企業“固定補償十五萬一畝,別想多要”。但凡你多問一句——對不起,紀委會有人來請你家屬喝茶。
不是人人都能炸出補償款的。
2、“配合整治”的企業,死得最安靜
讓我們看看金業化工的罪狀:
1. 沒有發生安全事故。
2. 全套環保設施齊備,剛升級沒兩年。
3. 曾被表彰為“轉型發展先進單位”,環保合規模范。
4. 幾千萬砸進環保升級,工廠剛蓋好,倉庫還沒開張。
它是模范,但模范有時候更容易被整死。
“你是先進?好,那就代表你已經完成歷史使命了。”
“你配合?那就表示你不會鬧,不會告,不會把我們搞上熱搜。”
結果如何?環保沒換來保護,模范換來清算。先進企業不值得留,更適合凈地重建——你配合,就是最好的信號彈。
3、你要9000萬,我們給你900萬,還得你感恩
整治小組來了。
他們摸過廠房,看完設備,抬頭不說話,轉身甩出一個名單:關閉、收儲、凈地、強拆。
“廠房設備不給錢。”
“你得自拆。”
“我們只補土地。”
“地價就是當年出讓價,15萬一畝。”
“你不拆,就是對抗政府。”
“你再鬧,就移交紀檢。”
“你開口要價9000萬,我們只出900萬,那是你的問題。”
整個過程里,從未討論企業的原始投入,也沒問過你的工人去哪兒、貸款怎么還、設備怎么賠。
評估報告被當廢紙扔在邊上,“法律依據”是內設文件。你讀不到,也沒資格反駁。
金業化工不信邪,打了8場官司,敗了8次。
他們沒有敗在法律上,而是敗在權力結構里。
4、線索函,釣魚執法的高配版
有趣的是,企業剛申請公開信息,紀委那邊線索就到了。
江蘇省“化治辦”,親自簽發《線索函》,說企業“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沒證據,沒立案,只是“建議紀委研究處理”。但信送到紀委,就是信號:該查了。
順帶把企業主的弟弟也拖下水,說他是公務員,在企業材料上簽過字,轉過卡,收過姐姐的轉賬——于是他成了“違反紀律”,政務警告處分。
你問是不是尋釁滋事?不。
你問是不是職務侵占?也不是。
你說這像是打擊報復?他們笑而不語。
這個叫“以線索之名,行維穩之實”。
企業一邊被告知“你不合作就是不講政治”,一邊被法院認定“資產協議是你自愿簽署的民事合同”。
“你的自愿是在配合下完成的。”
“我們也沒逼你寫字,是你自己遞交承諾書的。”
“你承諾清空,我們才認定你接受方案。”
這是江蘇式治理的典范:用行政壓到你不敢不簽,然后說你簽了,所以一切合法。
5、聽證、異議、維權、上訴,統統無效
八敗俱傷之后,金業化工想提再審。最高法也不表態。于是轉向國務院、紀委、紀檢監察、政務公開申請……
每一步都被“程序”攔下。
再往上遞,就是“誣告”,就是“擾亂秩序”。
企業只是想知道:
為啥隔壁響水的同類企業拿了幾億,我們連個廠房補償都沒有?為啥一個園區能評估,一個園區不能評估?為啥投資幾十年,一紙文件說關就關,連句解釋都不給?
他們想聽到一聲“對不起”。
但只收到了“下次別這樣”。
6、司法不獨立,整治即掠奪
法院判決說:“協議屬民事范疇,雙方自愿。”——這話聽起來像是婚前協議。
可婚姻可以自由解除,這種協議只能通向一條路:拆光、還債、出局。
法院、紀委、化治辦、工信廳、園區指揮部,是一體的。你跟誰打官司都是自家人審自家文件。你遞交的證據也好,專家評估也好,全都得按“維穩優先”的紅頭文件排序。
他們說這是“依法治國”。你說這是“官斷民產”。
7、死亡不是因為爆炸,而是因為靜默
金業化工不是炸死的,是被“管死”的。
炸死的是78人,驚動的是全國;
管死的是一家企業,驚動的只有債主。
這不是一起普通的關閉案,這是一起“政策性謀殺”。
它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你做得越合規,改得越積極,投得越徹底,越容易在下一輪政策轉彎中被活埋。
一個地方能花幾千萬從外地招商引資,打造園區,鋪路建廠;也能在風向一變之后,一紙文件全盤推倒。
而這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句“為什么”。只有一句“照辦”。
炸藥爆炸是物理現象,制度爆炸是歷史回聲。
如果有一天有人愿意立碑,那么碑文可以寫一句話:
“這里曾有一家企業,沒爆炸,卻被炸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