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潔,通訊員鄭成波 袁野 陳龍 )
新聞發布會現場
武漢市反詐中心民警開展工作中
武漢警方打掉電詐犯罪團伙
受騙群眾向反詐民警贈送錦旗
反詐民警進社區開展反詐宣傳
7月24日,記者從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武漢市以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為紐帶,推動公安、金融、通信、郵政、教育、民政等多部門密切配合、數據互通、行動聯動,深入開展“斷卡”“斷流”“拔釘”“斬鏈”等專項行動,全力擠壓涉詐違法犯罪活動空間。截至目前,全市打防電詐實現“兩降兩升”,即:涉網犯罪警情、財產損失同比下降,破案數、累計返還被騙資金同比上升。
分秒必爭 筑牢資金安全閘
7月11日11時許,江夏區居民黃某向武漢市反詐中心報警,稱遭遇虛假網絡投資理財詐騙,160萬元資金已分五筆轉入三個陌生賬戶。
武漢市反詐中心立即啟動大額案件應急處置機制,銀行駐點坐席、資金分析專班、跨省協查組同步響應。經追蹤發現,其中90萬元流入某省外地方銀行賬戶。“此類銀行在線上止付中存在響應延遲問題,資金流失風險極高?!敝垢稊r截組負責人劉軒介紹。
多部門當即采取“雙保險”策略:線上向國家反詐大數據平臺推送止付申請,線下聯動賬戶所在地反詐中心實地處置,啟用緊急通道直聯銀行風控部門,最終90萬元全額保全。
另兩個賬戶70萬元中,25萬元被實時攔截,45萬元分流至23個二至四級賬戶。武漢市反詐中心及時向6家銀行出具止付文書,聯動各方力量快速處置,從資金分析到完成32個賬戶凍結,全程僅用35分鐘,最終在六級資金鏈末端攔截66.1萬元。
“詐騙分子的資金分流速度以分鐘計算,必須靠多部門‘攥指成拳’才能跑贏他們?!蔽錆h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稱市聯席辦)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市聯席辦牽頭細化預警規范,推動公安、金融、通信等部門第一時間聯動開展資金保護、分級處置、上門勸阻,日均上門勸阻600余人次。
據了解,為提升響應效能,武漢以市聯席會議機制為核心,通過完善《預警勸阻工作規范》、“三堵四定四快”(銀行堵源、寄遞堵截、情報堵漏;定點、定責、定人、定標;快研判、快流轉、快偵辦、快取證)工作法,深度整合公安、金融、互聯網等多方數據資源,形成“部門聯動、行業聯防、系統聯網”治理體系,將攔截關口前移至資金流轉的最前端。
針對高發的寄遞渠道詐騙犯罪,武漢公安與武漢市郵政管理局強化協同共治,建立了“信息共享、線索流轉、案件聯辦”的高效協作機制,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銜接。今年以來,雙方已成功攔截并上報疑似涉詐郵件374件。3月11日,通過“警郵聯動”快速響應機制,洪山區一快遞公司敏銳感知,協助民警成功攔截價值16萬余元的黃金包裹,及時阻止一起電詐案件。
此外,武漢公安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搭建反詐反賭信息共享平臺,有效強化銀行一線非現場風險研判能力,提升公安機關資金快打聯動效率。2021年平臺上線以來,累計推送可疑線索1.3萬余條。
在技術反制層面,武漢反詐中心今年還引入AI技術,擴大預警來源、優化模型,提升預警精準度與覆蓋面;拓寬涉案賬戶攔截渠道,提高處置效率。源頭治理上,聯合通信管理部門及運營商,日均攔截封堵詐騙APP、域名、短信10萬余條。
斬鏈挽損 護好群眾錢袋子
在高效清除電詐隱患的同時,武漢多部門依托市聯席會議機制,協同實施全鏈條打擊,形成“數據共通、線索共研、案件共辦”的攻堅合力。
“這幾家公司涉嫌利用POS機‘跑分’洗錢,請核查。”2月底,接到上級線索,武漢公安火速響應,聯合市場監管、金融監管部門等組建專班,實地核查發現黃陂區某汽車維修行等多家涉案POS機注冊商戶,無實體經營場所,也無正規備案記錄。
專班調取第三方支付數據深挖發現,這些商戶POS機綁定的銀行卡及注冊人信息均指向外省,但實際刷卡交易地點卻密集出現在黃陂區。
隨即,專班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模式,精準鎖定以蘇某為首的“跑分”洗錢犯罪團伙。3月5日,專班雷霆出擊,一舉將正在進行POS機刷單洗錢的蘇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現場查扣涉案POS機160余臺、手機13部。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武漢公安以大數據賦能,聯合多部門24小時核處線索,深度研判犯罪網絡,集中力量“打金主、斷鏈條、摧網絡”。今年以來,已成功打掉349個“跑分”洗錢團伙。
“資金已凍結,正在全力追查!”江漢區分局反詐中心民警斬釘截鐵的承諾,讓絕望中的陸女士重燃希望。6月23日,她專程手捧三面錦旗走進刑偵大隊,向民警張震寰、周志恒、張浩及其反詐團隊致謝。
去年底,為支付女兒留學急用,陸女士輕信“線上優惠換匯”,在收到一張6萬美元支票后,將43萬元轉入對方賬戶。不料次日支票被撤回,騙子蹤影全無。陷入巨大恐慌的陸女士立即報警,案件秒級響應同步至反詐中心。
民警張震寰、周志恒依托國家反詐平臺,爭分奪秒追蹤資金流向。憑借與銀行部門的密切協作,他們閃電凍結涉案一級賬戶,并循線深挖,搶在資金轉移前成功凍結4個二、三級涉案賬戶,將43萬元死死“釘”在銀行系統,搶占挽損“黃金時間”。
凍結只是第一步。如何讓分散各地的43萬元安全“回家”?自今年3月起,民警張浩和同事們踏上跨省追款征途。他們與凍結期限賽跑,完成復雜審計與法律手續,反復溝通各地銀行,歷經數月攻堅,最終分4次將43萬元被騙資金,一分不少地返還陸女士賬戶。
工作中,為攻克涉案資金返還中“權屬界定難、流程周期長”的堵點,武漢市反詐中心創新引入專業審計團隊駐點辦公,通過精細化資金穿透審計,精準厘清每一筆涉案資金權屬。今年以來,已累計返還受害人被騙資金6298萬余元。
多元聚力 織密反詐防護網
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需凝聚全社會合力。今年以來,市聯席辦推動各部門、各行業立足職能,構建反詐防護網。
6月28日,華中師范大學南湖校區內氣氛熱烈。一場以“全民反詐、平安留學”為主題的護航活動在此舉行,這是市聯席辦統籌教育部門、高校與公安聯合舉辦的專項行動,
為即將遠赴海外的學子們送上了一份特別的“安全錦囊”。
活動通過主題倡議、案例警示、反詐培訓、先鋒培育等多元形式展開,旨在切實提升留學生群體的防騙識詐能力,織密出國(境)反詐防護網。
現場,武漢市公安局聯合教育部門為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江漢大學等5所高校的教師代表頒發“反詐先鋒”聘書,正式組建高校反詐宣防隊伍。
在宣傳形式上,武漢推動公安聯合各行業部門創新形式,力求多元鮮活?!癆I換臉,AI變聲了解一下?牛魔王秒變妙齡少女不再是神話!”7月4日,武漢市公安局“平安武漢我助力”宣講隊走進武漢中遠海運港口碼頭有限公司,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反詐宣講。
宣講隊員突破傳統模式,巧妙運用情景劇再現、幽默脫口秀、沉浸式宣講等豐富形式,為企業員工,特別是關鍵崗位的財務人員,深入剖析了當前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陷阱:刷單返利、虛假交易、殺豬盤、銀行卡跑分等。
據了解,今年以來,武漢公安以“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的“五進”活動為抓手,組織全市社區民警上門入戶宣傳33.5萬戶、發放宣傳資料36.6萬份。同時,全市成功創建“無詐小區”4906個。
此外,武漢公安還聯合教育、民政、財政、稅務、衛健等部門推出特色反詐實踐,如:武漢大學開發“高校反詐聯盟”測試系統,答題結果納入選修課學分管理;工商銀行在社區網點設立“警銀驛站”進社區,每周講解最新騙局;武昌區政府試點“智慧養老反詐”項目,通過智能門磁監測獨居老人異常動態并觸發預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