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金融服務農村改革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將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產糧大縣的信貸資源傾斜,擴大大豆、油料等重要農產品種植、加工環節的金融支持,并鼓勵地方開展糧油種植專項貸款貼息試點。針對生豬、肉牛、奶牛等產業,金融機構將通過循環授信、無還本續貸等方式,延長貸款期限,保障產業鏈穩定發展。此外,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田水利項目將獲得中長期貸款支持,探索投貸聯動模式,推動農業基礎設施提質增效。
為防止規模性返貧,《意見》強調持續加大對脫貧地區和重點人群的金融支持,保持脫貧地區信貸投放力度不減,優化聯農帶農金融模式,提升幫扶車間就業帶動能力。同時,推動定點幫扶工作向縱深發展,通過金融資源協同社會力量,助力幫扶地區實現產業振興、人才振興和生態振興。
《意見》提出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創新“土特產”專屬金融產品,支持農產品加工、品牌打造及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縣域重點產業鏈將實施“金融鏈長制”,推廣“一鏈一策”服務模式,推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融合發展。此外,通過擴大信用貸款、創業擔保貸款投放,支持小農戶和返鄉創業主體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在鄉村建設領域,《意見》要求加大對農村公路、冷鏈物流、分布式能源等基礎設施項目的金融支持,探索“治理+產業導入”項目打捆融資模式。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金融機構將創新開發專項信貸產品,推廣排污權、用能權等抵質押融資,助力生態修復和綠色轉型。同時,支持縣域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債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服務,滿足新市民住房、教育等需求。
《意見》明確深化金融科技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推進涉農數據共享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通過“整村授信”“積分制”等模式,盤活村民信用資產;優化助農取款服務,推廣移動支付向鄉村下沉。此外,推動國債下鄉和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總結典型經驗并復制推廣。
《意見》要求建立健全貸款監測評估體系,及時總結推廣創新經驗,確保金融活水精準、高效、可持續地澆灌廣袤鄉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堅實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