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暑期旅游旺季,家庭游、研學游等是7月和8月出游的主要模式。就在昨日,一起突發事件引起了諸多家長的關注——7月23日,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身亡。
雖然大學生參觀學習并不完全等同于研學游,但上述事件發生后,不少家長反饋,開始擔憂研學游的安全性。有不少暑期學生團的產品也包含參觀一些項目,因此如何注意暑期研學與參觀安全,成為今天“家長圈”的熱議話題。
先來看看暑期旅游市場的整體情況。途牛截至目前最新預訂數據顯示,進入暑期的這三周,在打包旅游產品預訂中,定制游和自由行的出游熱度增長顯著,近三周的出游人次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50%和33%。7月19日~20日,用戶出游人次達到了暑期截至目前的出游峰值。近三周的暑期境內游熱門目的地中,北京、廣東、上海、江蘇、浙江、海南、四川、云南、山東、貴州等目的地出游熱度位居前列。
進入暑期以來,全國多地進入“燒烤”模式,游客避暑游需求水漲船高。水上樂園、海濱海島等親水娛水項目以及夜間集市、夜游景區等備受游客青睞,避暑游成為暑期前三周最火爆的出游主題之一。
此外,根據攜程、同程等平臺數據顯示,研學游也是暑期一大主流。7月和8月是不少研學機構或學校在暑期組織學生出游的高峰期。比較主要的研學項目包括校園參觀、博物館游覽、科技或藝術類項目的參觀和參與等。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與一般旅游不同的是,研學游團隊通常會有專門的老師帶領,并且配以專門的“押隊”人員來保障學生安全。所以研學游的費用也會比較高,因為除了參觀一些項目的費用之外,配備的安保與老師等人員費用也高于普通旅游團。
在業界看來,上述東北大學6名學生的事件與研學游并不完全等同,大學生事件更多的是對接企業,而研學游一般會參觀博物館或者教學場所。但在底層邏輯上都是學生對相關項目的參觀與學習,都應該有安全意識與安全管理。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和梳理公開信息了解到,參與研學游要注意“三查一簽一聯”。要查看主辦資質,主動查驗證照,如營業執照、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等,選擇具備合法經營資質的機構,經營范圍應包含所開展的活動項目。查看人員情況,主辦方應配備足額、專業、有資質的隨隊老師或輔導員。確認直接接觸孩子的從業人員(輔導員、教練、司機等)均經過審查,無違法犯罪記錄。涉及特殊技能的活動,如游泳、攀巖、急救等,帶隊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資格證書。查看費用明細,所有活動收費項目、標準及支付方式應在合同中清晰列明,警惕“低價陷阱”和“捆綁消費”。
同時,要簽訂規范協議,簽署規范書面合同或協議,仔細閱讀所有條款,特別是安全責任、退費規則、保險范圍等。聯絡溝通及時,出行前務必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常識教育,確保孩子知曉家長或監護人的聯系方式及緊急聯絡人方式,并配備必要的通訊工具。
“此外還有大交通工具,駕駛人員的資質等,都要確認合規。參觀活動中所涉及的設施、器材應該定期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針對具有一定風險的項目,應該聘請醫護人員提供基礎醫療保障。夏季參與水上活動是很常見的,但每年暑假幾乎都有意外事故發生,所以活動項目如果涉及水,則必須嚴防溺水事故,工作人員要有效看護,場地也需要標注警示牌等。”勁旅網創始人魏長仁分析。
與此同時,意外保險也是業內人士認為要重點注意的保障項目之一。“很多人出游都不太注重意外保險的購買,一旦發生意外則追悔莫及。涉及學生參觀、研學等活動,都應該事先進行評估并選擇合適的意外保險進行購買,這是給孩子、家長、活動組織方與接待方的多方保障。”資深旅游業分析人士瞿佳認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