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陶力 實習生王野
在經濟結構深度調整與產業升級的雙重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市場也在悄然變化。
日前,前程無憂51job發布的《2025應屆生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揭示了一個新特點:畢業生的求穩心態持續增強,企業的人才戰略也同步轉向長期生態構建。
報告數據顯示,2026屆畢業生中,計劃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比例攀升至25.1%,較上年增長2.6個百分點。這一現象在碩士及以上學歷群體中尤為突出,占比高達35.6%。
此外,應屆生企業就業意愿有所降低,占比小幅回落至36.2%。“慢就業”現象持續升溫,占比為10.3%,較上屆提升0.9個百分點。不過,升學熱潮或迎降溫,選擇在國內升學與國外求學占比分別降至24.4%和2.5%。
在企業性質選擇上,趨同性增強: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以合計73.3%的意向率成為首選。折射出強烈的“求穩”心態。
為了應對這一趨勢,企業也正通過生態化建設,以應對人才適配挑戰。據了解,37.6%的企業主動調高應屆生起薪,近八成開設專項技能培訓,從薪資激勵與能力提升雙向破局。就業市場正經歷從短期用工向長期共贏的深刻轉型。
就業版圖的重構不僅體現在崗位性質上,更在地域選擇中蔓延。報告顯示,主動下沉至二線及以下城市就業的應屆生比例達34.7%,較2025屆增長4.6個百分點。
面對應屆生涌向體制內的浪潮,企業招聘策略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報告顯示,2026屆計劃開展校招的企業總量同比略有收縮,但提前啟動招聘流程的企業占比逆勢上升至33.6%,“搶人大戰”的前置化折射出企業對優質生源的焦慮。
當技術革命正在改變用人端所需的職業能力圖譜,企業人才戰略也從“消耗性用工”向“可持續育人”遷移。前程無憂報告顯示,68.4%的企業強化產品知識培訓,46.2%將企業文化納入新人培養體系,標志著技能灌輸向價值認同的維度拓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