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城口縣東安鎮網格員袁小全佩戴工作證,手持智能終端,在仁河社區三網格內熟練地檢查消防設施、記錄游客訴求、協調鄰里小糾紛……這背后,是東安鎮活用數字重慶“141”基層智治體系,通過織密“網格力量”、“風險監控”、“數字預案”三張防護網,構建“網格為基、預防為先、科技賦能、快速響應”的現代化治理與風險防控體系。
為破解治理難題,東安鎮織密“網格力量網”,精細劃分24個基礎網格,整合網格員及黨員骨干、教師、志愿者等“N力量”201人,健全巡查、上報、處置閉環及考核激勵、定期培訓機制,讓隊伍“沉得下去、動得起來”。這支力量成為感知風險、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前哨站”。今年以來,網格員通過智治平臺上報事件905件,“N力量”上報線索205條,累計解決群眾訴求和矛盾1100余件,滿意率達99.8%。
東安鎮網格員現場解決群眾訴求。東安鎮供圖
該鎮還堅持關口前移,組織力量對安全生產、消防、治安、地災等風險點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詳實風險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防控上注重“技防+人防”雙輪驅動。在森林火險點、滑坡風險區、人流密集區等關鍵區域,增布智能監控設備,關聯率達100%,實現全天候預警。同步強化“人防”,授權30人使用“風險點巡查”工具定期實地核查,形成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雙重監控防火墻”。
同時,東安鎮推動應急預案數字化轉型,將火災、防汛、公共衛生等預案數字化、模塊化錄入“141”平臺“數字預案”組件,實現快速檢索、一鍵調用和復盤,提升實用性和操作性,告別“預案沉睡”。搭建跨部門“數字協同聯動平臺”,突發事件時,指揮中心可“一鍵響應”,實時調度人員、物資、車輛等資源,指令直達一線,大幅提升協同效率。綜合執法隊隊長肖波表示:“數字預案讓大家各司其職,值班領導一屏指揮,提升了效能,節省了時間。”
東安鎮通過“141”調度開展森林防火應急演練。東安鎮供圖
“‘三張網’是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我們將持續深化網格化服務,強化科技賦能,完善風險防控閉環,打造更安全、有序、和諧的環境,切實增強群眾的安全感。”東安鎮黨委書記賀書遜表示。(楊鵬飛、楊埝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