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婁底市城管執法支隊正式接管桃圃街、黃泥路,兩條昔日“老大難”街路迎來治理新篇章。接管首日,市城管執法支隊城南大隊通過宣傳引導、聯合整治、長效規劃等舉措,推動街容街貌煥然一新,贏得居民商戶連連稱贊。
宣傳先行,責任落地
上午9時許,黃泥路零食店店主周大哥正忙著將店外擺放的貨物搬回店內。“執法隊員上門講解‘門前三包’責任,還幫我劃清了責任范圍。”周大哥笑著說,“現在店里店外都整潔,顧客也更愿意光顧了。”
城南執法大隊二中隊隊長介紹,接管前調研顯示,60%的商戶對“門前三包”內容模糊不清,20%持觀望態度。為此,執法隊員逐戶發放宣傳冊,耐心講解責任要求,并協助商戶現場整改。首日,90%的商戶主動清理了門前雜物,街面秩序顯著改善。
聯合執法,破解頑疾
在桃圃街與黃泥路交叉口,交警、物業、網格員和志愿者正協同開展“違停清零”行動。交警小王手持執法記錄儀貼單,志愿者劉姐則幫助一位老人將電動車停放到指定區域。
“以前這里是‘打地鼠’式執法,車主和執法人員‘躲貓貓’。”附近上班的陳先生說。如今,城南執法大隊聯動交警、物業、商業公司等力量,通過數據共享、錯峰停車、臨時車位等措施,有效緩解了違停亂象。僅上午時段,執法隊員便勸離違停車輛23輛,貼單11張。
長效治理,全民參與
“接管只是開始,長效才是關鍵。”城南執法大隊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推行“星級門店”評比和網格化巡查機制,推動治理從“突擊整治”轉向“全民共治”。
居民劉阿姨指著剛清理完的街角感慨:“以前這里堆滿雜物,現在干凈了,小孫子都愿意出來玩了。”商戶周大哥也信心滿滿:“街面敞亮了,我們也得加把勁,把這份整潔保持下去。”
從“無人管”到“有人管”,從“管一時”到“管長遠”,桃圃街、黃泥路的蛻變,正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實踐。隨著全民參與的熱情高漲,兩條街路的“新貌”正逐步轉化為“長貌”。(婁底日報全媒體記者 盛祥桂 通訊員 段霞 肖利容)
一審:譚洲偉 二審:羅江 三審:劉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