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非常奇特,市場中經常傳出各種各樣的榜單,有的是出貨量,有的是激活量,有的是手機周報,有的則是手機出貨量月報。
各種不一樣的機構和數據,導致用戶很暈,并且看完之后只是覺得誰誰誰上榜了,又或者是誰誰誰居然沒有取得好成績。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發現近期又有兩家機構公布了國內Q2手機市場的榜單,其中就包括了IDC和Counterpoint。
那么接下來讓我們長話短說,一起來和大家聊一聊市場的變化,以及下一步的發展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吧。
首先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總出貨量同比下降2.4%,延續了自年初以來的低迷態勢。
其中季節需求疲軟、補貼政策效應減弱,以及國補政策帶來的前置拉貨效應,共同構成了市場下滑的三大壓力源。
然而,在整體寒意中,華為卻如異軍突起,連續第二個季度蟬聯市場冠軍,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15%躍升至18.1%,出貨量達約1250萬臺。
而華為的逆勢增長絕非偶然,而是精準戰略布局的結果,比如Nova 14系列的三款機型(標準版/Pro版/Ultra版)創下該系列史上最快銷售紀錄。
同時憑借驚艷外觀與卓越影像功能征服年輕消費群體,加上全系搭載鴻蒙5系統及創新AI功能,在3000元價位段形成強大競爭力。
高端市場方面,華為通過政府補貼形式實施大幅優惠,Pura 70系列、Mate XT及Mate X5等旗艦機型持續放價,有效刺激了高端用戶的換機需求。
這種“中端沖量+高端保利”的雙軌策略,使華為在整體市場萎縮的環境下,單季度市場份額提升3.1個百分點,領先第二名vivo僅0.1%的微弱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目前還有Pura 80系列在發力的過程中,可以說其市場份額方面,一直都有較大提升。
不過友商的發展也不弱,其中vivo以18%的份額位居第二,但出貨量同比下降7.8%,盡管有一些后勁不足,但排名依舊不低。
而OPPO包含一加品牌以16.2%的份額排名第三,但同樣面臨3.6%的下滑,需要一些調整來進一步提升份額。
小米手機則是成為前五大廠商中唯一實現增長的品牌(除華為外),出貨量同比增長4%,在沒有中端新品的背景下,依舊有著不錯的表現。
至于蘋果本季度市場份額微增0.2個百分點至14.4%,但出貨量實際下滑1.6%,618期間,iPhone16 Pro系列史無前例的折扣雖刺激了短期銷量,卻可能透支下半年iPhone17標準版的市場潛力。
其次,當直板機市場陷入增長瓶頸,折疊屏成為高端突破的關鍵賽道,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221萬臺,同比下降14%。
其中華為以超70%的絕對份額主導市場,其技術積累形成極高壁壘,榮耀以7.6%的份額位居第二,vivo憑借X Fold5系列重返第三(5.5%),小米和OPPO分列第四、第五。
根據IDC指出,其在輕薄化和折痕控制上已接近當前材料科學的極限,但是蘋果的入局可能打破僵局。
原因是其采用in-cell觸控技術將觸摸面板與顯示面板一體化,使屏幕更輕薄,并宣稱將實現“展開時折痕幾乎不可見”。
而且據供應鏈消息,蘋果首款折疊屏iPhone Fold將于2026年面世,定價超2000美元(約1.43萬元人民幣)。
這款設備將配備7.58英寸內屏與5.5英寸外屏,折疊狀態厚度控制在9mm至9.5mm,展開后僅4.5mm至4.8mm。
更關鍵的是,專為折疊屏設計的iOS 27系統將引入全新多任務界面,徹底重構應用在內外屏的交互體驗。
但后續能不能引起高熱度和掀起全新的變革,目前還真的是一個未知數,起碼現階段來說, 折疊屏市場的下一步還有很多懸念。
總而言之,消費者見證的不僅是市場份額的重新劃分,更是智能手機廠商之間的激烈競爭,接下來的Q3季度會如何,依舊很難說。
對此,大家有什么想表達的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