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系統科學前沿》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有學員表達了希望學習復雜系統基礎、拓展相關主題內容的需求。為此,我們特別新增一批學園經典課程,集智學園已免費開放的課程內容上涵蓋復雜系統的基礎理論、建模工具、動力學機制、復雜網絡、AI實戰等方向。
在此基礎上,我們為不同階段的學習者梳理了系統學習路徑,希望你能更高效建立起自己的學習框架,系統吸收所需知識,拓展思維邊界。無論你是學生、研究者、跨領域實踐者,還是思想的觀察者,都能找到與你相關的啟發路徑。
趙思怡 | 作者
劉易明 | 審校
復雜科學正在改變我們對生命、社會和宇宙的理解方式。復雜科學是一門跨學科、跨尺度、強調整體性與系統性的研究方向。它不僅是當代科學的新范式,也是我們面對不確定世界的重要工具。從互聯網、城市、金融到生態、神經網絡、人工智能——理解復雜性,是理解未來世界的起點。
為了幫助不同背景的你更高效地學習復雜科學知識,我們特別整理了課程學習推薦路徑,無論你是:
科研新手:希望建立復雜系統的基本認知
跨學科研究者:希望搭建自己的理論/方法體系
實踐導向者/工程師:希望用AI、模擬、模型解決現實問題
都可以根據下面的路徑,從容入門、進階成長。
01|方法論與科研心法(通識入門)
(新增開放)科研學習中的快速迭代法張江老師分享科研方法論與心態修煉,幫助年輕學者突破科研迷茫。
吳金閃:系統科學導引(一)概論部分以實際研究例子講解什么是系統科學,是從0到1構建系統科學認知的總綱課程。
適合對象:科研入門者、跨學科興趣者
02|系統科學基礎三部曲(基礎打底)
吳金閃:系統科學導引(二)數學部分教你如何將數學概念應用于系統科學問題,是打通“數理思維”與“系統應用”的橋梁。
吳金閃:系統科學導引(三)物理部分從物理基本概念出發,為理解系統行為背后的物理規律打下堅實基礎。
吳金閃:系統科學導引(四)量子力學以經典實驗為線索,帶你理解量子世界的奇異現象與背后原理。
適合對象:想要用數學物理工具深入理解系統問題的學習者
03|系統科學與動力學基礎(復雜性核心認知)
(新增開放)陳六君:數學物理方法(組課)非物理背景也能掌握的建?;A課,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陳六君教你如何將現實問題數學化,構建系統模型。
康奈爾大學:非線性動力學與混沌(組課)經典課程,結合實例與幾何直覺,理解動力學與混沌本質。
動力系統分析(組課)更系統深入地講解穩定性、極限環、分支、混沌等復雜系統動態規律。
適合對象:研究生、科研進階者
04|復雜網絡與幾何視角(理解復雜結構)
(新增開放)復雜的網絡與優雅的幾何以幾何與分形視角重構復雜網絡認知,理解系統的空間結構特征。
(新增開放)網絡上的動力學探索復雜網絡中如何傳播信息、同步、形成集體行為。
(新增開放)復雜網絡的控制|Openlab內部讀書會第十四期 復雜網絡控制研究基本概念和最新學術成果。
適合對象:系統科學學習者、跨學科研究者
05|建模工具與自動化方法(建模與模擬)
(新增開放)張量網絡與機器學習專題 | 集智凱風研讀營2020(組課)張量網絡與機器學習結合的前沿探索,適合高階建模研究者。
(新增開放)復雜系統自動建模專題 | 集智凱風研讀營2020(組課)探索因果建模、多主體模擬等復雜系統自動建模技術。
適合對象:從事仿真/建模/AI的研究者與工程師
06|AI與數據科學實戰(復雜性落地路徑)
(新增開放)數據科學心法與機器學習實戰(組課)尹相志老師親授,凝練16年工作經驗,解決現實問題的ML實戰課。
(新增開放)神經網絡技巧總集篇(組課)面向已入門者的模型調優課程,提升機器學習效率與效果。
適合對象:AI開發者、工程技術人員、想“用起來”的學習者
學習者類型 × 推薦路徑速覽
科研初學者:科研心法 → 系統科學導引①②③ → 非線性動力學 → 網絡基礎
學科研究者:數學/物理導引 → 動力系統分析 → 網絡機制 → 自動建模
技術實踐者:數據科學實戰 → 神經網絡調優 → 張量網絡工具
7月1日集智學園已免費開放50門精品課程,覆蓋系統科學、復雜系統、AI與編程等多個前沿方向,今天我們將這一活動繼續推進,新增面向所有學習者開放課程。
如何獲取這些課程呢?
關注集智學園公眾號,進入聊天頁點擊菜單欄中的【免費課程】按鈕,即可進入課程頁面,開啟您的知識之旅。
集智學園希望通過免費開放一系列課程,讓更多人感受到系統科學和深度學習的魅力,讓知識不再有門檻??靵碜プ∵@個難得的機會,免費學習海量優質課程,開啟你的科學探索之旅吧!
當然,集智學園還有更多其它的優質課程,涵蓋復雜科學、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多個領域的進階內容和實戰項目。通過學習這些課程,你將深入掌握專業知識,提升實踐技能,為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助力。期待在集智學園與你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關于集智學園
集智學園(Swarma Campus)成立于2016年10月1日,是集智俱樂部孕育的創業團隊。集智學園致力于傳播復雜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知識和新興技術,促進、推動復雜科學領域的知識探索與生態構建。合作伙伴包括騰訊、華為、北京師范大學、混沌學園等多家知名機構。2019年和2022年兩次被評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集智學園網站共分為 7 大模塊:復雜系統、人工智能、數理基礎、編程實戰、學術活動、讀書會、北師講堂,包含復雜科學與人工智能的核心內容,課程累計時長約有 6 萬分鐘。
截至目前,我們推出了多個專題課程,包括系統科學前沿、重整化群分析在非線性物理中的應用、復雜系統的涌現動力學、Koopman分析在非線性動力學中的應用、混沌科學、復雜系統入門、網絡科學系列課程、范疇論系列課程、復雜系統的計算實驗、量子力學、量子信息基礎、信息論基礎、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NetLogo等,以及經授權從圣塔菲網站引入的系列課程。
關于集智探索者
集智俱樂部是最早的研究人工智能、復雜系統的科學社區,從2003年成立到現在,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聚集了一群對復雜系統、人工智能及相關跨領域研究充滿熱情的人,我們稱這群人為探索者。他們是學生、研究者、工程師、管理者等,但促使他們聚集在一起的不是課題和經費,而是對科學探索的熱愛。
現在集智俱樂部已經凝練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共學共研”模式,尋找與復雜科學相關的最前沿/最重要話題,從探索者中發掘最有熱情最有洞見的人來分享和交流,不同領域的人在此過招??赡芫湍軓臄祵W、物理、生物不同視角看待機器學習,能從量子糾纏、復雜網絡看到雙曲空間、機器學習和統計物理,能從生物、公司、城市中看到統一性,創造力在這里不是被消耗,而是源源不斷地產生,就像七經八脈被打通了一樣??鐚W科交叉的意義就在于此,能讓我們看到不同學科之間的深刻聯系。這是一種極高的精神享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