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看,隨著技術的進步,智能輔助駕駛將會進入到新階段,距離真正的無人駕駛越來越近了。
撰文丨MANGO
責編丨DAN
設計丨PinZow
始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發展到今天仍然沒有完全進入無人駕駛階段。不過,今年年初由比亞迪掀起的“全民智駕”浪潮,加速了各大車企在智能輔助駕駛領域的普及,降低智駕體驗門檻成為大趨勢。
不過,智駕的普及也帶來很多安全隱患,甚至引發了不少交通事故。在此背景下,相關部門透露:智駕監管將全面升級,針對車企、駕駛人都有更嚴格的要求,有望遏制逐步失控的智駕潮。
1
智駕監管升級,車企責無旁貸
關注汽車行業的網友都知道,得益于科技的進步和造車成本的下降,目前市面上大部分10萬元以上的車型都配備了智能輔助駕駛功能。而以比亞迪為首的車企,更是將智能輔助駕駛配備到了十萬元以下的車型上。最新數據顯示,搭載天神之眼的智駕車型保有量已經超過了100萬輛。
今年以來,汽車市場的智能輔助駕駛“內卷”升級。從好的方面來看,降低體驗門檻,讓更多消費者得以享受先進的技術,提升了安全駕駛性能。
但從某種程度來說,快速普及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特別是部分車企為了刺激銷量,終端銷售層面呈現出夸大宣傳的傾向,給消費者傳遞了“放開雙手雙腳”、“完全交給智駕系統”的錯誤訊息,令部分駕駛員過度依賴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在極端情況下沒能及時接管車輛,最終導致了交通事故發生。
失控的智駕潮,敲響了行業警鐘。相關部門透露,將會加強車企管理,既要督促車企充分進行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又要杜絕車企對智駕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同時,車企還要嚴格履行告知義務,讓用戶熟悉和掌握汽車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使用方法。
2
脫手脫眼,埋下安全隱患
近幾年隨著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普及,消費者所購買的新車尤其是智能新能源汽車,基本都提供了L2級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但新技術的到來,對于用戶來說有一定的學習成本。據轱轆哥觀察,不少人還沒有熟悉新功能就草率使用,引發了交通事故。
包括一些“剎車門”事件,實際上是因為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不懂得接管車輛,或者是在緊張狀態下把油門當剎車使用。還有部分人是出于“炫耀心理”,在社交媒體發布“雙手脫離方向盤”、“打開智駕坐在主駕睡覺”等視頻博取流量。
據了解,未來將進一步明確“駕駛人始終是行車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駕駛者要充分學習輔助駕駛系統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嚴禁脫手脫眼(即手脫離方向盤和眼睛沒有保持關注前方路況),否則駕駛人會面臨法律風險。同時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明確0到2級輔助駕駛系統“人機共駕”的法律屬性,也就是說不能完全將主動權交給系統。
3
智駕未來何去何從?
在短時間內,智駕監管力度加大,將會倒逼車企進行技術升級,推出更加完善、先進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同時也能提醒駕駛者,提高安全意識,將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而不是交給智駕系統。
而從長遠看,隨著技術的進步,智能輔助駕駛將會進入到新階段,距離真正的無人駕駛越來越近了。按照部分車企的規劃,2025年很有機會成為L3級智能輔助駕駛開啟的元年。
比如今年上市的小鵬G7,被認為是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L3級算力AI汽車,車端具備2000TOPS以上算力,在本地部署“VLA(視覺-語言-動作)+VLM(視覺語言模型)”大模型。也就是說,小鵬G7的硬件算力已達標,但受限于相關法規,還不能說明其達到了L3級智能輔助駕駛級別。
與此同時,華為乾崑智駕ADS 4(參數丨圖片)已經被搭載在嵐圖FREE+、廣汽傳祺向往S9、問界M8純電版等車型上。這套智駕系統采用500米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端云協同架構等,將自動駕駛的安全標準推到新高度,同時最高支持L3有條件自動駕駛。
毫無疑問,L3級智能輔助駕駛作為汽車行業新風口,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智能輔助駕駛將進入到新階段。在轱轆哥看來,智駕監管升級,是為全面進入自動駕駛時代做好充分的準備。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My車轱轆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