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有多累?
“一線班主任,個個三頭六臂,身懷絕技,神通廣大,永不疲倦。”
01 中小學要取消班主任了?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頂梁柱”,是最不可缺少的。
如果有這樣一所學校,沒有行政班級,沒有班主任,你會讓孩子就讀嗎?
寧波市鄞州區教育局發文官宣:
“全區高中、中心初中、中心(級)小學開始實施德育導師制,逐步向各年極段推行。”
每個班級不設班主任,只有3位導師管理班級。
首席導師由能力強、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
副導師由任課教師擔任,一般為青年教師。
“讓每個老師都參與德育,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關注。”
寧波四中也取消了班主任制度,實行“導師制”。
一個班級分配3位導師,分別負責教學、德育、生活。
再將每班學生分為3小組,每組12-14人,更方便管理。
如此一來,徹底改變了班主任一人統管全班的局面,把班主任工作劃分得更細致,實現了教師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人民日報為他們的大膽改革點贊:
“若把學校比人,寧波四中頗有“宗師”氣派!
守得住教育的初心,耐得住浮華的寂寞,守成持重,又能開風氣之先,姚江畔的這所百年名校,堅守“誠樸愛”校訓,正在續寫新的輝煌篇章。”
不少地區的家長聽說后,也紛紛建議在全國取消班主任,推廣“導師制”。
現如今,有不少中學開始推行“導師制”,且各有特色:
杭州高級中學錢塘學校,公布教職工的任教學科、特長、榮譽等信息,讓學生反選導師,就像《中國好聲音》一樣;
山西省實驗中學,學生和導師雙向選擇,導師們為學生提供包括學業、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的“VIP 服務”;
天津二南開學校,開設“未來學部”,學生根據興趣愛好選科,像大學一樣“走班”上課,取消行政班;
按照這個趨勢,“中學導師制”將成為主流。
02 360度無死角人工“監控”
剛開始實行“導師制”時,也有很多同學感到不適應。
覺得從一個班主任變成了3個班主任,壓力比之前還要大。
但慢慢的,他們發現,老師不僅僅是身份上轉變,教學方式也有很大的變化。
過去,大家誰都不怕,就怕班主任。
現在,和導師相處久了,反而感覺更親切了。
高三的葉同學說,他第一次聽到“導師”這個詞,恍惚間以為自己身處大學。
經過一年多的校園生活,他對“導師制”有了更深的理解:
“導師,其實就是將以前班主任的工作細分,類似民主集中制原則,三位導師分工協作。”
高二的楊同學說,剛上高中的時候,她和同學叫苦連天。
一個班三個領導,感覺就是“360度無死角的人工監控”,做什么都逃不過導師的法眼。
但后來,她就不這么想了。
她家住得近,老師允許她晚自習可以晚點回去,還會親自送她去住宿樓的自習教室,她說:
“真的是老媽子的關懷,讓我受寵若驚。”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她對高中生活充滿了期待。
同時高二的俞同學也說:
“我以前沒感覺四中的導師制有什么特別,可半個學期以后,真的讓我有一種三個班主任一起關心大家的感覺。”
過去,一個班主任要帶40多個學生,多的時候要帶五六十人,分配到每個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現在,一個導師帶10幾個學生,學生受到的關注更多了。
導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在思想、學習、情緒、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情況,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寧波四中的鄭同學,原本選考的是物理學科。
但他的導師發現,他的記憶力更勝于理科思維方式,并且很喜歡法律,于是建議他調整選科,物理調換成政治。
去年高考,鄭同學如愿被一家211大學的法學專業錄取,他們一家都對導師和學校充滿了感恩。
很多學生都表示:
“以后我們不管是學習或者生活上遇到難題,一定會找導師請教。”
當學生適應“導師制”后,一點也不抗拒,還十分認可。
03 效果如此之好 能否全國推廣?
也有網友發出疑問:
人人都是班主任,班主任津貼如何分?
職稱晉升時班主任工作經歷如何填寫?
優秀班主任如何評價?
學生出了安全問題誰來負責?
所謂的取消班主任,推行“導師制”,會不會是“換湯不換藥”,只不過是起了個好聽的名字罷了。
這個模式其實是這樣的:
每個年級由一個年級主任和3個年級副主任負責,并且每人定點負責3個班級;
各班由一個班主任和2個副班主任負責,并且每人定點負責一個組的學生。
看似網友的疑問有一定道理,但是取消班主任,采用“導師制”,目的是實現實員育人。
對于每位老師來講,只負責十幾位學生,只要操作的好,老師必定能能深入了解學生。
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引,師生關系更加親近、和諧,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不能因為有問題就去一味地否定!
更不能因為有問題就墨守成規!
是不是“導師制”不重要,是否取消班主任也不重要。
如何減輕班主任工作負擔,實現全員育人,是所有學校都應該考慮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