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剛任長春市代市長
長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4日召開第二十六次會議,決定任命顧剛為長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決定顧剛為長春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長。
破局專家北上長春:顧剛的“解題式”治理帶來新希望!
7月的長春規劃展覽館,一位新面孔在沙盤前駐足沉思。他就是剛被任命為長春市代市長的顧剛。這位曾在南海之濱化解過7500億債務困局的“破局專家”,此刻目光投向東北平原的未來圖景。
從企業財務到副部官員
顧剛的履歷在廳局級干部中顯得格外“非典型”。1998年自東北財經大學畢業后,他并未立即進入體制,而是在資本浪潮中沉潛十七年。從中國種子集團的基礎財務崗起步,輾轉北京、海南、湖南多地企業擔任財務總監,這段經歷塑造了他獨特的“財務思維”與市場敏感度。
2008年,海南向這位財務專家拋出橄欖枝。顧剛進入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任副總,完成了企業高管到國企領導的關鍵轉身。此后,他步入政壇,從海口高新區到常務副市長,再回歸企業掌舵海發控——這條“政企雙棲”的獨特路徑,為他日后處理海航危機埋下伏筆。
海航重組:刀尖上的“解題人”
2020年初,海航集團深陷債務風暴。顧剛臨危受命,擔任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組長。面對這座7500億債務冰山,他展現的不僅是財務專長,更有穿透組織壁壘的共情力。
2021年深秋,一張乘務員在寒風中蜷縮等車的照片被旅客發到顧剛手中。他立即在工作群中寫下:“不要坐在辦公室就感覺四季如一……特殊時期的關注,會讓大家對公司更有感情?!边@句批示迅速傳遍海航——當月,各基地的避風取暖點全部落實。
兩年間,顧剛帶領團隊在刀尖上跳舞:穩定經營、厘清債務、設計重組方案。當2021年末海航集團風險化解基本完成時,他在朋友圈的告別詞只有七個字:“祝各位起落安妥。”這場教科書級的危機處置,為他贏得“破局專家”的聲譽,更成為仕途的關鍵“助推劑”。
自貿港淬煉:從解題人到開路人
2021年后,顧剛的舞臺轉向海南更深層次改革。擔任省發改委主任期間,他深度參與自貿港政策設計與落地。推動跨境數據流動試點、優化國際船舶登記制度、探索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這些創新實踐背后,是“解題思維”向“開題能力”的躍升。
當2023年他升任海南省副省長時,一位區域經濟專家評價:“顧剛的企業基因與改革經驗,正是老工業基地轉型最稀缺的要素。”這番論斷如今在東北獲得應驗——中央此次將他調任長春,顯然寄望于“海南經驗”的跨區域嫁接。
重返東北:解題式治理的北國試驗
對于長春,顧剛更像一位“歸人”。東北財經大學的求學歲月,讓他熟諳這片土地的肌理與氣息。履新首日,他的行程意味深長:上午調研城市規劃館,強調“規劃是城市發展的戰略前瞻”;下午看望海南赴長春交流的“雨林童聲合唱團”,鼓勵孩子們成為“南北文化使者”。
在凈月潭畔,他對小使者們的期許,何嘗不是對自己的鞭策?當“破局專家”遇見“振興課題”,解題邏輯已然清晰:以市場化思維重塑營商環境,用精細化治理激活城市溫度,借開放視野重構產業坐標。
這位曾在南海成功導航巨輪靠岸的“船長”,如今面對的是一艘更龐大的航船——東北振興的歷史使命。長春市民期待,他帶來的不僅是海風的氣息,更是解題的智慧與破局的勇氣。當北國大地迎來這位“解題式”治理者,一場關于重工業城市轉型的新實驗,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啟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