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對海南還是挺有感情的,包括京滬和老家在內,海南是前往次數排前五的省份。也寫過幾篇與海南有關的文章,2021年的《》,2022年《》,還有一篇最近剛寫的以海南為例,談以改革促進消費,但竟然找不到了,很奇怪,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其中一個案例是“開放遠洋海釣”。
關于海南發展,小鎮回顧2021年、2022年兩篇,覺得已經說得比較清楚了,一些已經提到的內容沒必要多費唇舌,這兩篇提到的一些預判,也已經被驗證了。在此簡單概述。
關于海南發展的難點:
2021年《》,總結為三點:底蘊不足,經濟結構太脆弱;高端就業不足,人才引不來留不住;沒有經驗,不知道怎么搞。
這一篇寫得比較早,當時海南自貿港建設剛剛啟動三年,還處于發展慣性中,想要走更容易的老路,其實就是房地產和博彩。
房地產是海南長期依賴的主導產業,無論是建省之初的經濟特區還是2010年的國際旅游島,中央給的大政策,最終都變成了搞房地產。2018年給了空前的自貿港政策,前幾年還是搞房地產,只不過從居住旅游地產變成了商業地產。
博彩、賽馬,這也是很多海南人長期的夙愿,2018年宣布自貿港政策時,海南方面普遍的期待國家調整部分法律在海南的使用,給一個特許政策,從而成為超大規模的澳門,吸引全國乃至東南亞的博彩資金。甚至民間某些人還期待能夠放開色情產業,但好在還沒人敢公開呼吁開放毒品。
2018年之后的前幾年,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壓制這種繼續走老路近路、渴望靠投機賺快錢的浮躁欲望。所以海南對博彩和色情產業的打擊力度還要超過內地省份,就連海南本島原本盛行的私彩,也被嚴厲打擊,所以未來不可能搞什么博彩開放,色情產業更是別想。
國家給海南如此大的政策,當然要求海南必須服務于國家戰略大局,而不是為極少數人謀取不當、非法利益。小鎮大概看了下,網上還有一些人妄想封關之后是不是可以搞博彩,趁早掐死這個想法。
到了2022年《》,當時已經基本梳理清楚了未來應該怎么干,因此2021年“沒有經驗,不知道怎么搞”這個問題可以刪去了,發展思路已經成型。
小鎮當時建議,需要從兩個背景出發理解海南的未來:一是要放在中國4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中去看,真正為中國下一輪對世界的全面開放做探索;二是要與2017年開始建設的雄安新區放在一起,雄安重在改革,海南重在開放。
在2022年這一篇,小鎮探討的一個重點問題是:全國各省都在搞創新謀發展,海南的優勢到底在哪里?
在上述難點梳理的基礎上,小鎮也對海南未來發展提了幾個建議:
一是抓住疫情下有限度開放全球交往的發展機遇。這是2021年4月的建議。
這一判斷已經被驗證了,機遇也確實抓住了。據昨天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發布的數據:從2020年到2024年,實際使用外資1025億元,年均增長14.6%;境外直接投資97.8億美元,年均增長97%,超過建省后前32年之和。
二是以高新技術和特許經營權類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這是2022年的建議。
還是根據昨天的發布會。提到“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這四大主導產業5年提高13.7個百分點,占全省GDP比重67%”,這就是海南明牌的要重點發展的方向。還將海南產業發展總結為“4532”,說得已經很清楚了,小鎮就直接復述,不多解釋了。
“4”,四大主導產業: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5”,“五向圖強”:抓住海南資源稟賦和開放政策優勢打造的特色產業,包括向種、向海、向天、向綠、向數,既生物育種、深海科技、商業航天、海南低碳島、國際數據中心和AI大模型。
“3”,三大消費:離島免稅、醫療、教育“三篇消費文章”
“2”:建設人才薈萃之島、技術創新之島。
簡單梳理了下過往文章,因為昨天的發布會其實沒什么新東西,只是總結過往,所以小鎮就以問答形式回答下:
1、封關是什么意思?會不會影響普通人的民生生活?
“封關”指“海關封閉”,針對的是與關稅有關的貨物進出,并非“封島”,主要調整的是稅務安排。
普通人之前如何,以后仍然如何,不需要專門辦理額外的通行證件,生活上也不會有所不同。只是在封關后的短期內,因為需要磨合,可能在電商購物時,快遞需要的時間更長一點,其他就沒啥了。
2、會不會如澳門一樣開放博彩、賽馬等產業?
絕對不會。海南自貿港必須服務于中國戰略大局,不是為了極少數私利服務,7月23日發布會也說得很清楚,大篇幅強調新質生產力、現代產業體系、技術創新,要想發展這些實體經濟,就必須遏制投機,不可能讓這么大的一個寶島成了烏煙瘴氣之地。
色情產業也不用想,趁早死心。
3、會不會如香港一樣放開外匯管控,實現資金自由流動?
目前已經有一些富豪開始在海南布局,主要是想把家族公司放在海南,期待未來海南會像香港一樣放開外匯管控,從而實現資本自由流動。通過逐步把名下資產,從實體的業務公司轉移到控股公司,再轉移到位于海南的家族公司,就把家族的錢轉變為了離岸資產,然后轉移到海外其他國家。
這也是目前一些中介炒作的熱點。目前也確實有一些相對有利的條件,主要是稅務優惠,如預提所得稅,目前分紅到海南,不需要交預提所得稅,而分紅到香港需要交預提所得稅。
但是,海南只是“封關”,針對的是關稅等稅收,其他制度跟內地省份完全一樣,不同于香港擁有一套完全獨立的體系。在外匯方面,海南會有一定的放松,但非常有限,目前相對內地省份,也就是多了一個海南自貿港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還是2024年剛上線運行的,同樣采取“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資金管理機制,可以預見未來也不會放開外匯管控。
所以,如果是想把境內資產轉變成離岸資產然后跑出去,那還是趁早放棄。但如果準備在海南真正經營,那配套把家族公司放在海南,還是有一定利好的。但這就跟在工作地買房類似了。
4、投資海南的優勢在哪?
海南最大的優勢,目前就是稅收方面的“30%”和“雙15%”政策,也就是在海南自貿港范圍加工增值達到30%的可免關稅銷往內地,以及企業和個人所得稅15%的政策。
“30%”政策是老政策了,2021年7月,該政策率先在洋浦保稅港區開展試點,試點的限制比較大,封關后這項政策大為優化。發布會提到四點:放寬企業享惠門檻、擴大進口料件范圍、優化加工增值計算公式、擴大加工增值累計的適用范圍,總之讓在海南實際加工生產的企業更容易達到30%的增值率,從而享受免關稅銷往內地的優惠政策。
這也是本次發布會,釋放的最大紅利政策,顯然,海南是希望把制造業留在海南,這也側面證明了,海南不準備搞博彩、色情等產業。
“雙15%”政策,目前延期到2027年底,之后是否續,還要看未來安排,但想要享受這個優惠,門檻并不低。企業所得稅要想享受15%的優惠,必須滿足實質性經營條件,空殼是不行的,得把企業經營、人員、賬務、資產等都放在海南;要想享受個稅15%的優惠,那么個人每年必須超過183天待在海南,這跟跨境 個稅征收是類似的。
所以,海南想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投資和產業,不玩虛的。
5、要不要在海南買房?
首先,外地人在海南買房,需要滿足個稅、社保等條件,不是說想買就買的。
其次,要想清楚為什么買房。
如果準備在海南安家置業,那該買就買,不想買就暫時租房;但如果是為了投資獲得收益,那最好打消這個念頭。畢竟全國范圍內房地產還在調整,海南不會特殊化,而且自2018年宣布七年后封關,海南炒房都嚷嚷了很多年了,這也是房地產開發商和中介最大賣點,現在正式宣布封關時間點,從炒房上講,可以說封關這個利好已經到頭了。
未來房價如何,要回歸人口、產業發展,而非投機。
6、封關后,如何看待未來產業發展?
封關是一個早已確定的事,不會因為封關就突然爆發式增長,畢竟海南未來是要實打實地發展實體經濟,而不是繼續炒房。
封關后一些政策會進一步放開,比如這次發布會,宣布封關后進口免稅商品稅目將從21%提高到74%,未來將以進口征稅商品目錄替代“零關稅”商品正面清單,也就是大多數進口商品默認免稅。
但要注意,已經2025年了,進口商品相對國產商品,還存在優勢的已經很少了,多數商品,國產都要優于進口,也就是少量奢侈品,進口商品擁有品牌優勢,還可以維持,但消費習慣已經開始轉變,這些奢侈品撐不起海南的未來消費需求。還要注意,現在已經有很多進口渠道,比如電商的全球購、實體的奧特萊斯、海外代購等等,綜合價格往往比海南的免稅店更便宜,這里面有一個價格透明度的問題。
而且關稅在商品最終售價中的占比越來越低,免稅進口商品,也不能享受種種消費補貼,在加大促進消費的情況下,吸引力很有限。
所以,小鎮不怎么在意“零關稅”商品擴大范圍,當然免稅商品范圍擴大,能夠帶來一定增長,但無法成為海南未來增長的主力。
真正值得期待的還是特色經濟以及特許經濟。
先說后者,也就是教育、醫療、養老。23日發布會也說得很清楚了,如博鰲樂城“醫療特區”和“留學海南”,不用出國也可以獲得全球優質的醫療、教育資源。
重點還是前者,海南的發展終究得以實體經濟為核心,只有強大的產業,才能吸引人才留在海南,圍繞這些產業,形成配套,真正提高海南當地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從而形成正向循環。
目前航天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這兩個已經比較確定了。
其他還有待強化,不過有的也已經開拓了新路,比如數據產業方面,相比內地省份城市幾乎照搬傳統的數據交易所,海南的數據產品超市更符合發展數據產業的特點,也就是不能把單獨的數據集拿出來做定價,還是要轉為具體的產品和服務去結合具體場景去定價。
旅游業方面,海南這幾年旅游恢復得很好,但要想更進一步,坦率地說比較難。海南本身的旅游資源優勢只是在中國范圍內還可以,與全球海島比,還有差距,如西沙等旅游資源尚未完全開放;另外,旅游業關鍵還是服務,旅游業發展得好的城市,多數不以旅游為主導,本身經濟產業就強,在滿足當地人的基礎上,吸引外地游客,這才是更可持續的旅游發展方式。具體參見《》。
7、小鎮個人更關注的。
針對海南未來發展,小鎮關注兩點:一是產業,二是本地人收入生活改善。
從產業角度,其實海南也誕生過一些知名企業,但為什么之后衰落了呢?很重要的原因是自身發展限制,人口不足、市場有限、交通不便、地理地形、生態保護要求等等,海南已經不可能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只能搞高端制造,然而海南本土教育資源有限,培養的人才很多離開海南,要想發展高端制造,更多寄希望于吸引外來企業、外來人才。
為了吸引外來企業和人才,就要給優惠政策。先不說能不能發展起來,更關鍵的問題在于,這些外來企業賺到錢以后,能不能與海南共發展?獲得的收益,又能不能與當地共享?會不會導致外來企業和高收入人群與本地的脫節加劇?
過去主要發展旅游,已經導致海南物價大大超越當地一般收入水平,新產業發展起來后,會不會進一步拉大?這事關自貿港未來長期發展。
只有讓當地民眾能夠廣泛參與到這項盛事,真切感受到自貿港帶來的機遇和利好,改變低收入、高物價的現狀,那才可以說成功了。
未來的重點,除了繼續吸引全國、全球企業、資本、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惠及新老海南人,讓海南本地人參與其中。
其他文章推薦
如果喜歡,還請點贊、“在看”和關注吧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發現“大樹鄉談”
備用:大樹鄉談2022、大樹鄉談20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