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以后會不會出現像當年香港那樣的投資機遇啊?要不要提前在島上布局房地產呢?要是你有這種想法,我勸你還是別想了,早點歇著吧。
今天沒辦法說得太直白,但會給大家一個特別實用的分析框架。等大家聽完,對海南的發(fā)展前景應該就能有自己的判斷了。
大家對海南自貿區(qū)的期望,無非是希望它能成為下一個離岸金融中心,或者是國際航運貿易中心。那這兩個期望未來能不能實現呢?咱們分開來解讀。
先說說國際金融中心。要是想建成一個能和香港、新加坡、倫敦媲美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個地方起碼得具備哪些條件呢?我個人覺得至少有5點是最低要求了。
第一點,這個地方得有國際認可的普通法體系,也就是common law,不能像咱們內地現在這樣實行大陸法體系,也就是civil law。普通法和大陸法的區(qū)別,大家可以自己去查資料。
很明顯,目前世界上那些國際金融中心,像倫敦、紐約、新加坡,還有迪拜,實行的都是普通法。為啥呢?
因為普通法判決不是法官自己隨意解釋的,得遵循以前的先例。比如說之前有類似的糾紛案件,當時怎么判,現在就得怎么判。
所以普通法官司的可預測性比大陸法強,更具確定性。國際資本天生就討厭風險,討厭不確定性,這就是為啥資本都愛往新加坡這些地方流,財富放那兒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第二點,這個地方的貨幣得能自由兌換,自由出入不受限制,不能像現在這樣,每年還設置個幾萬美金的限制。
第三點也挺重要的,當地居民最好都能熟練用英語交流。你想,都打著“國際”的招牌,結果老外過來,辦個事還得連比劃帶猜的,這不跟你家旁邊的什么“麗金國際公寓”沒啥區(qū)別嘛?
第四點,當地得有歷史悠久且成熟的金融機構。就像香港,很多銀行、保險公司在那兒提供服務都上百年了,配套基礎設施相當完善。
最后第五點,我不太方便多講,就是所有國際金融中心在某方面都比較open,這一點大家自己體會哈。以上這5點,海南能不能實現,咱們就等著瞧吧。
再說說國際航運中心或者貿易中心。海南能不能成為國際海運的貿易中樞,成為咱們國家對外貿易的新大門呢?我覺得至少得滿足下面三點。
第一個點,海南想成為航運中心,可不是光挨著海就行,得有優(yōu)質的深水港口。很多大型集裝箱貨輪或者超大型游輪,吃水深度一般得15到20米,這就要求航道水深得超過這個數。海南雖然四面環(huán)海,海灘很美,但大多處在淺水大陸架,水不夠深,也就適合當個度假的地方。目前海南就儋州的洋浦港能滿足這個標準。
第二點,你看那些能成為航運中心的地方,幾乎都扼守著國際重要交通樞紐,是人才、信息和貨物交流最密集、最頻繁的地方。像馬六甲海峽就是海運必經之地。海南的地理位置就有點尷尬了,國外海上運輸不一定要經過它,國內其他省市跟海南交流也不多。
畢竟海南孤懸在大海上,和大陸隔海相望。要是深圳搞出個科技創(chuàng)新熱點或者新商業(yè)模式,我相信杭州、廣州馬上就跟上了,人才和信息很快就能交流傳遞,但不一定能馬上傳到海南。
至于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海南本土制造業(yè)怎么樣呢?基本上所有航運和貿易中心,都是從強大的本地制造業(yè)發(fā)展起來的。像珠三角有富士康、華為、比亞迪,長三角有義烏,釜山有現代和三星,都是先有了強大的制造業(yè),才成為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可海南之前主要產業(yè)是啥?是旅游業(yè)和農業(yè)。
說完這些,大家對海南自貿區(qū)的未來心里應該都有數了。最后,給那些想去海南投資房產的朋友一點誠懇建議,不妨先去了解一下歷史。
海南歷史上有過三次房價飛漲,結果后來無一例外都跌回原樣。
第一次是1998年海南泡沫破裂,房價低迷了將近10年。
第二次是2009年,上面提出要把海南打造成國際旅游島,隨后大量炒房客涌入海南,把度假房產價格炒高了,但2011年又跌回去了。
第三次是2020年提出自貿港概念后,海南房價又漲起來了,可最后還是老樣子,2022年以后大幅下跌。所以說,投資布局可別被熱點牽著鼻子走,得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框架來判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