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協議規定,美國對菲律賓商品征收19%關稅,而菲律賓卻對美國實行零關稅,菲律賓多個產業都將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核心產業。
為了示好美國,菲律賓成為了南海和平破壞者,也算是地區局勢的異類從而失去很多機會。
但這場看似不平等的交易背后,其實還藏著菲律賓的無奈。美國早就摸透了馬科斯的軟肋:他的政治根基不穩,中期選舉剛經歷慘敗,急需美國的軍事背書來鞏固權力。
于是美國趁機獅子大開口,把關稅談判變成了“政治勒索”。
2024年美菲貿易逆差已經達到49億美元,菲律賓本就處于弱勢,如今還要主動打開國門讓美國商品長驅直入,這無異于給自家產業套上絞索。
首當其沖的是菲律賓的電子代工業。作為全球電子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菲律賓2024年8月電子出口額雖然達到38.8億美元,但同比下降8.13%,其中對美出口占比超過60%。
19%的關稅意味著原本微薄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像硬盤驅動器這類主打產品,對美出口成本瞬間增加72%。
不僅如此,美國還要求菲律賓對其電子設備零部件實行零關稅,這等于把菲律賓電子產業的“心臟”直接暴露在競爭對手的槍口下。
農業同樣慘不忍睹。2023年菲律賓農產品出口額暴跌14.3%,其中香蕉、芒果等主打產品對美出口占比超過30%。
19%的關稅讓菲律賓水果在沃爾瑪貨架上的價格瞬間比泰國同行高出一截。
諷刺的是,菲律賓自己還得花38億美元從美國進口谷物,這種“高價賣低價買”的畸形貿易,讓農民苦不堪言。
為了這份協議,菲律賓付出的遠不止經濟代價。馬科斯政府為了向美國表忠心,在南海瘋狂刷存在感:不僅撕毀中菲“君子協定”,派軍艦非法闖入仁愛礁,還拉著美日搞大規模聯合軍演,把南海變成了火藥桶。
這種“玩火自焚”的操作,讓菲律賓在東盟內部成了孤家寡人。原本計劃加入RCEP后大賺一筆的菲律賓,如今因為緊跟美國反華,導致中國對菲投資銳減。
2024年中國對菲直接投資同比下降27%,廣西太陽紙業等企業原本計劃在菲律賓建的紙漿廠也擱置了,當地工人只能望著空蕩蕩的廠房嘆氣。
國內民眾的怒火更是沖天。4月卡加延省爆發的7000人抗議只是冰山一角,社交媒體上#菲律賓完蛋了#的話題天天掛熱搜。
前總統發言人公開炮轟馬科斯“被美國捏住了七寸”,暗指其家族在美資產可能被當作把柄。
有意思的是,菲律賓防長最近突然改口,說“中國不會揍菲律賓”,這種態度180度大轉彎,活脫脫一場政治鬧劇。
這場協議的連鎖反應正在發酵。美國共和黨議員趁機提出對援烏資金審計,歐盟暫停12億歐元軍援,理由都是“菲律賓腐敗風險太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