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漿翻涌的浮選槽上方,七個人影正聚精會神地觀察生產工藝。 突然“咔”一聲脆響,承重的金屬格柵板如斷翅般翻轉。 驚呼聲未落,六個年輕身體已墜入12米深的粘稠礦漿中。救援隊打撈遺體時發現,**遇難學生的手臂仍保持著向上掙扎的姿勢**,指甲縫里塞滿了漆黑的礦渣。
01 致命十二秒,安全神話的崩塌
2025年7月23日上午10時20分,內蒙古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
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6名大三學生,在帶隊教師陪同下參觀浮選車間。當他們聚集在浮選槽上方的格柵板平臺時,3.6平方米的鋼格柵板毫無征兆地整體脫落。
浮選槽內不是普通水體,而是密度高達1.6的礦漿——磨碎的礦石混合化學藥劑形成的“泥石流”。目擊學生描述:人掉進去連水花都濺不起來,像被水泥瞬間封住。”
救援持續47分鐘后,六具遺體被打撈出水。唯一幸存的教師全身40%化學灼傷,在ICU醒來第一句話是:“學生呢?”無人敢應答。
諷刺的是,12天前該車間剛召開安全生產會議,主席臺背景板印著醒目的“生命至上”;五個月前企業公眾號還炫耀“完成格柵板更換,實現全年零事故”。
02 銹跡背后的三重人禍
聯合調查組24日公布的初步結論,揭開更殘酷的真相:
焊縫裂紋藏殺機:斷裂的角鋼焊縫存在陳舊性裂紋,今年2月所謂“格柵板更換”僅是局部修補,未做全面無損檢測
承載標識成擺設:平臺未標注限載人數,7人(總重約455公斤)站上可承重800公斤的格柵板時,無人制止
安全協議如廢紙:學校與企業簽訂的《教學實習安全協議》中,現場監護、限流方案、應急流程全部缺失
更令人心寒的是企業事后聲明:“對社會影響深表歉意”——6條逝去的生命,竟被量化成“社會影響”。
03 小鎮做題家的隕落之路
遇難學生信息逐漸浮現:
遼寧朝陽農村走出的李同學,為節省生活費兼職送外賣,只因“包兩頓飯”;
河北邯鄲的王同學已獲保研資格,書包里《浮選原理》扉頁寫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六人全部來自縣城及農村家庭,多是村里首個985大學生。
這些選擇礦物加工專業的寒門學子,看中的是畢業即就業的保障。按原計劃,他們將于十月簽約海外項目,赴非洲礦山工作三年所得,剛夠還清助學貸款。
如今宿舍書桌上的專業教材仍在,主人卻永遠停留在20-22歲的夏天。
礦區宣傳欄至今掛著鮮紅標語:“今天的安全投入,就是明天的生命利息?!?/p>
可那六個躺在殯儀館的孩子,再也收不到屬于他們的“利息”了。
他們的微信頭像永遠灰暗,家族群里再無“爸媽,下月寄錢”的語音。當企業用“社會影響”輕描淡寫帶過六條人命,我們才驚覺:某些安全生產獎牌,原來是用未干的血跡粘合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