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的背景下,二手房交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景象。中介們開始提供"定制砍價服務",通過直播平臺進行實時議價。這種新興模式將傳統的線下談判搬到了網絡空間,讓更多人參與到房價博弈中。直播間里,房東、中介和網友共同決定著房屋的最終售價,形成了一種全新的交易生態。
直播砍價成為新常態
南京某中介在直播中展示了一套99平方米的房源。該房源自2025年2月上架以來,已經歷7次降價,從最初的218萬元降至165萬元。房東周先生在直播過程中,面對中介的連續施壓和網友的建議,最終接受了160萬元的底價。這種降幅達到近四分之一的案例,在當前市場中并不罕見。
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地區同樣上演??κ彩韪娇h的一套聯排別墅,建筑面積231平方米,房東劉女士的底價為180萬元。直播間內,網友直接出價120萬元,主播也認為房東"真的虧了"。這種公開透明的砍價方式,讓房價談判變得更加激烈和直接。
中介們通過直播擴大曝光量,試圖在僵持的市場中尋找突破口。他們將6周的線下看房時間壓縮到一次直播中,提高了交易效率。直播結束后,相關內容會被剪輯成視頻繼續推廣,最大化利用流量資源。
砍價背后的復雜生態
這種直播砍價模式并非完全透明。部分直播間存在"水軍"參與,通過預設腳本制造話題沖突。這些"演員"會扮演各種角色,如離婚分房、生意失敗急售等,通過情感故事吸引觀眾關注。他們的報價往往先高后低,配合主播完成砍價表演。
中介費用也成為競爭焦點。南京老陳將直播間的中介費降至0.5%,這個價格涵蓋了全部服務費用。超過200人預約他的砍價服務,顯示出市場對低價服務的強烈需求。這種價格戰反映了中介行業的激烈競爭。
然而,并非所有房東都接受這種砍價模式。張先生面對中介建議將17000元/平方米降至14000元/平方米時,堅持110萬元的底價,寧可選擇出租也不愿大幅降價。評論區網友的負面反饋和中介的持續施壓,最終導致談判破裂。
嘉興市房地產業協會發文提醒,房地產估價具有高度專業性,部分直播中的價格評估缺乏科學依據,容易產生誤導。消費者在獲取房價信息時應保持理性判斷,選擇具備資質的專業機構進行咨詢。這種提醒反映了監管部門對直播砍價模式的關注和擔憂。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