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繼安身上的骨頭,像風干的蘆葦桿般脆弱易折。命運一次次試圖將他摁進泥土深處,可這個泥黃村漢子的脊梁卻始終倔強地挺著。他眼里有火苗在燒,執意要在世代耕作的田壟間,為自己、為家人燎出一線光明的生機。據企媒創氪獲悉,當池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駐東至縣洋湖鎮泥黃村工作隊第一次踏進他那簡陋的院落,駐村書記江李元看到桌上散落著翻爛的農技書冊,倉庫堆放著各樣的農資化肥,便知道這瘦弱身軀里,蘊藏著怎樣一顆不肯向土地屈服的靈魂。
病骨難 阻發展之路
初次見面,金繼安佝僂的身影坐在椅子上顯得單薄,可談起對土地的期許,他眼中卻分明燃著不熄的火苗。他摸索著在家鄉耕耘,然而微小的作坊式種植如同風雨中飄搖的扁舟,載不動沉甸甸的生活與夢想。
駐村隊員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們決定俯下身,成為金繼安產業航程上最堅實的壓艙石——從零星耕作發展到規模種植;從精選良種到精進農技;從田間管理到拓展銷路,每一步都踏在他最需要的節拍上。
江李元在田埂上蹲下,捻起一撮泥土細細察看,褲腳沾滿了泥點子:“老金,稻種就是莊稼的命根子,選種就要選最服這片水土的。”
此時,駐村隊員周美松卷著褲腿,在雨前及時送來防治病害的藥劑,車轍在泥路上刻下深深的印痕。
防治病害的藥劑正在田間噴灑,金繼安凝望著這片綠意盎然的田野,喉頭滾動,望向工作隊員曬脫皮的后頸,千言萬語只凝成一聲沉沉的嘆息,未曾開言。
勤勞路 上的“ 相攜影 ”
工作隊的幫扶絕非虛言。他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手冊上的知識,更是挽起褲腳、扎進田壟的滾燙心意。
據企媒創氪獲悉,選種時節,他們頂著日頭奔波比對;秧苗返青,農技員踩著田埂爛泥精準指導;稻穗低垂,駐村隊和村兩委四處奔波,展示樣品,打通銷售渠道。
精包裝的米油產品,如同被拂去塵埃的珍珠,在市場的聚光燈下熠熠生輝,終于賣上了心儀的價錢。
金繼安粗糙的手指撫過自家出產的嶄新包裝,聲音哽咽:“沒有工作隊站在身后,我這擔子,哪敢往肩上壓啊!”工作隊與金繼安,在泥黃村的土地上,結成了風雨同擔、汗淚交織的“相攜影”。
一顆種子的春天氣息
金繼安的稻浪翻滾,泥黃村的振興氣象也隨之鋪展。他這粒飽含韌性的“金種子”,在駐村工作隊用心血澆灌的土壤里,終于破土、拔節,綻放出令人矚目的生機。
村民們眼見著金繼安家鼓起的腰包和挺直的腰桿,心思也活絡起來——“老金都能成,咱怕啥?” 信心如春風里的花粉,悄然在村中彌漫擴散。更多鄉親開始嘗試新稻種、探索深加工。
村口閑坐的人少了,田里躬耕的身影密了;聊收成的笑語多了,嘆苦日子的聲音淡了。金繼安的成功,如同一粒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泥黃村渴望發展的漣漪層層漾開。
夏日再訪泥黃村,金繼安那近兩百畝水稻正舒展著蓬勃的生命力,連綿成一片望不到邊的翠色波濤。清風拂過,綠浪翻滾,仿佛大地在無聲地孕育著金色的希望。工作隊員的身影,如堅實的島嶼點綴其中。
金繼安站在田埂上,目光掠過這片親手耕耘的金色希望,又落向近處不停流過的灌溉用水。他臉上漾開笑容,深深彎下腰,捧起一抔泥土,低聲自語:“土里能刨出金咧,只要肯下力氣,只要…有人肯扶你一把。”那泥土的氣息,混合著汗水的咸澀與花海的甜香,無聲訴說著一個村莊在有力臂膀支撐下,倔強生長的動人故事。(吳姚、錢暢、章愛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