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起連著三天大雨!玉米棒子剛灌漿,大豆莢正鼓粒呢。
這場雨趕在秋糧增重關鍵期,下好了是“保命水”,下急了就是“要命災”。平原種玉米的老鄉注意:田里積水超過6小時,根就會“悶死”,棒子要癟粒。
山區種大豆的留意:坡地土松,雨水一沖容易“跑肥”,豆苗會發黃打蔫。
湖區周邊的稻田也別大意:暴雨帶大風,稻穗壓彎稈子,倒伏了減產一半不止。
老輩人常說“晴天修水路,雨天保苗活”,現在該派上用場了。玉米地趕緊干兩件事:地頭挖深30厘米的排水溝,壟間扒開“導流槽”,讓雨水順著走。
大豆田重點護根:下雨前撒把草木灰,既能固土保肥,又能給豆苗“穿雨衣”。稻田要搶在雨前捆稻稈:三棵一捆扎結實,大風來了不容易倒,比災后扶苗省力十倍。有人可能覺得“天氣預報沒準頭,等等看再說”,可莊稼等不起啊!
去年隔壁縣老李就吃了虧:想著雨不大,沒提前清溝,結果5畝玉米泡了水,減產三成。這次暴雨帶“急脾氣”,頭兩小時就可能下夠半月的量,必須今天就動起來。
不同地塊還要分著管:低洼地優先開溝,坡地多壘幾道“土坎”,老弱苗旁邊插竹竿擋風。咱農民靠天吃飯,但不能等天安排,提前防就是最好的“保險”。村里的烘干廠這兩天該聯系了,萬一收的糧食曬不干,趕緊拉去烘干,別堆壞了。
最后提醒:雨停后別忙著下田,等土晾半干再松土,不然踩硬了根沒法呼吸。這場雨是考驗,也是機會,護好田就是護住秋后的糧倉。莊稼不等人,天氣搶在前,現在多流點汗,秋天少嘆點氣。
關注我,后續接著聊不同作物雨后追肥的門道,幫你把損失降到最低。
種地靠經驗,更靠上心,提前準備的老鄉,秋收準能多收幾擔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