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毒風暴》成為近期熒屏上的熱門話題,除了扣人心弦的劇情,其獨特的紀實影像風格為觀眾深度還原了緝毒戰場的殘酷與復雜,抓捕毒販時的鏡頭晃動感亦讓觀眾真切感受到緝毒警察的英勇無畏以及毒品犯罪的猙獰面目。
《掃毒風暴》的故事始于1995年,緝毒警察林強峰(段奕宏 飾)調任西港禁毒支隊,繼續追查毒品線索。與此同時,走私商人盧少驊(秦昊 飾)在巨大利益誘惑下踏入制販毒黑市。林強峰帶隊輾轉多地,同毒梟勢力展開激烈交鋒;盧少驊則暗中布局著愈發龐大的毒品網絡。一個咬住線索不放,一個為暴利滑入深淵,當迷局層層揭開,線索逐步浮現。
劇中的場景還原了20世紀90年代的邊境小城——街頭巷尾閃爍的霓虹燈牌、老舊的摩托車與汽車、充滿生活氣息的街邊小店……這些元素共同勾勒出那個特殊時代的風貌。偏藍綠的色調,更是營造出一種復古且陰冷潮濕的氛圍,不僅契合南方小鎮的氣候特點,也暗示著毒品犯罪的陰暗與冰冷,仿佛帶著觀眾穿越回那個年代,感受到毒品犯罪的暗流涌動。
大量手持鏡頭的運用是該劇的一大特色。在緝毒行動中,鏡頭隨著人物的奔跑、車輛的疾馳而劇烈晃動,這種不穩定的畫面效果,打破了傳統鏡頭的平穩感,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它巧妙地模擬了現場的緊張氛圍,使觀眾仿佛置身于緝毒行動的第一線,與緝毒警察一同感受生死時速。比如在一場激烈的街頭追捕戲中,狹窄的街道、雜亂的攤位,以及周圍群眾驚慌的表情,都被鏡頭細膩地捕捉下來。穿梭在這樣的環境中,真實感撲面而來,人們仿佛能聽到角色急促的呼吸聲和緊張的心跳聲,沉浸式地體驗到抓捕行動的焦灼與激烈,體會到緝毒行動的每個轉角都可能隱藏著未知的危機,冒著槍林彈雨的守護正義是真實,而不是書本里的故事。
同時,這部劇在藝術創作上也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讓人們看到了以往影視作品中較少展現的黑暗面。很多隱晦又駭人的犯罪畫面,直接將觀眾帶入那個混亂無序的邊境小城,以最形象的方式呈現毒品之毒是如何嵌入現實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從個人到群體生態,展現了毒品對家庭、社會的巨大破壞力。例如劇中穿插的母子吸毒案,將毒品導致家庭坍塌的慘狀展現得淋漓盡致,使大家深刻感受到毒品的可怕。劇中還展現了犯罪集團內部的層級壓迫、“黑吃黑”“權錢勾結”等敏感內容,將毒品犯罪的丑陋生態赤裸裸地呈現在熒屏上。
此外,劇中還展現了緝毒警真實的生活面貌:他們不是天生無畏,卻依然在一次次貼身搏命后主動選擇逆行而上;他們也會疲憊、猶疑,但始終心懷不可動搖的使命信仰。這群“凡人英雄”在暗夜中守住防線,將責任寫進日常,將信仰注入行動。毒品的危害足以撕裂社會,而掃毒的英雄就在我們身邊。
原標題:《新民藝評|吳翔:手持鏡+紀實風,《掃毒風暴》讓“凡人英雄”破屏而出》
欄目編輯:蔡瑾 文字編輯:江妍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吳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