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第十二屆“好記者講好故事”云南省選拔賽拉開帷幕,來自全省新聞戰線的54名記者參加比賽。
根據中宣部新聞局和云南省委宣傳部《關于開展第十二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通知》要求,云南省組織開展第十二屆“好記者講好故事”云南省選拔賽,將從參賽選手中選出4名優秀代表參加9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選拔賽復賽。
活動現場,記者們通過講述新聞工作者親歷親見、親聞親為的新聞故事,展現新聞戰線踐行“四力”要求、新聞工作者做“四有”新聞人的良好形象。圍繞本屆活動的重點內容,記者們的講述既有記者眼中的人物、故事,也有記者的參與過程、內心感受,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本報記者 陳磊/圖
“我開始懂得,政法記者的‘強度關’,第一關叫勇氣!第二關叫行動!”當云南法制報記者鄭恒說出這樣的感悟,現場掌聲雷動。9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在張林蒼越獄案的追捕現場于炎炎烈日下趴在墳前研究腳印;與“拆彈專家”賀麗遠步入“雷場”捕捉他指尖的穩、傾聽他心跳的沉;4年中與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編隊中國警察14次巡護湄公河,隨編隊穿行21道險灘、23處激流……
鄭恒逐漸愛上了“隨警作戰”,也長出了政法記者的“骨頭”。“政法新聞的現場,有臺前喧囂,有幕后深潛,有萬千群眾的期盼。作為政法記者,既要揭露惡行,以案為鑒,又需褒獎英模,照亮法治前路。政法記者是在新聞現場‘生長’起來的!”鄭恒說。
某網絡博主將科考尋礦包裝成現實版“云南蟲谷”的歷險點燃全網探險熱后,管理部門“別來,危險”的警告,反成逆向引流廣告,網友們躍躍欲試,甚至有的網友喊著要來挑戰哀牢山。
就在哀牢山生態保護工作面臨空前壓力時,云南廣播電視臺記者連少鵬在云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柏縣管護分局負責人引導下,走進哀牢山的原始森林。“作為記者,我明白此行不僅是拍攝,還要到達第一現場,用主流聲音還原真相,回應社會關切,重新掌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連少鵬說。
在云南日報社麗江分社記者和茜的故事里,有20年守護家族記憶、堅守珍貴文化遺產的阿六叔,有80歲仍全身心投入納西文化傳承保護的和學光,有用畫筆喚醒沉睡千年東巴文的和閏元,還有一群平均年齡70歲仍然堅持演奏納西古樂的老先生。“這光彩,并非麗江古城獨有,而是中華民族在不同地域、不同時間守護與創新中綻放的、屬于新時代的奪目光彩。”那些堅定的守護者眼里的光和嘴角的笑,讓和茜至今難忘。作為一名深耕基層一線的黨報新聞工作者,經過大量實踐與思考,和茜認為,寫好這些人物故事關鍵在于把握真實感、共鳴感與時代感,記者不僅要記錄人物的言行,更要挖掘其背后的社會邏輯和人性光輝。
據介紹,“好記者講好故事”自2014年起已連續舉辦11屆。今年,活動將進一步加大對采寫經濟報道、輿論監督、熱點引導類別的新聞工作者的選拔力度。
記者 姜燕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