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空育種?為什么植物種子要去太空“鍍金”?近日,徐匯區斜土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內開展了“2025徐匯區斜土街道科普夏令營”《我也能種太空植物》系列活動的第三場科教課堂,孩子們化身“小小太空育種家”,揭開航天育種的神秘面紗。
《我也能種太空植物》科教課堂現場
活動采用“探索—進階—實踐”的分層設計:7月8日的首場課堂以“太空育種初探”為主題,上海市宇航學會專家通過航天器模型與基因突變動畫,向孩子們科普宇宙射線如何誘發種子變異;7月15日的第二場課堂聚焦“辣椒養護進階”,上海市農科院研究員現場演示辣椒花粉授粉技術,指導孩子們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結構;7月22日的成果展示會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孩子們在專家指導下完成從基質配置到種苗移栽的全流程操作。
“我們餐桌上的蔬菜可能藏著太空基因。當種子搭乘航天器進入太空,宇宙射線和微重力會讓它們的基因發生奇妙變化。回到地球后,經過科學家的精心培育,這些‘太空移民’可能結出更飽滿的果實,擁有更頑強的生命力。”活動中,孩子們在專家講師的帶領下,學習了基質準備、選擇移栽苗、挖穴、澆水和修剪等培育太空種苗的必備技能。
家長與孩子一同觀覽太空植物
活動全程充滿探索的樂趣與成長的收獲。從學習配置無菌營養基質,到掌握精準的播種深度,從學習測量植物株高,到記錄葉片數量變化,每個環節都藏著科學知識。團隊協作環節時,孩子們分工負責澆水、施肥和記錄數據,在面臨“植物盆栽移植” 等實踐問題時,積極傾聽專家的科學意見,共同尋找正確解決方案。
互動環節讓科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農業科學專家在現場演示太空種子的篩選過程,讓孩子們觀察種子的細微差異;“太空植物猜猜看”互動游戲中,大家通過葉片特征分辨普通植物與太空植物;種植成果展上,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培育的太空植物,講述背后的點滴故事。活動尾聲,在專家講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將屬于自己的太空辣椒種苗埋入珍珠巖和泥炭土混合而成的營養土。
太空種苗栽種教學
記者從斜土街道處獲悉,本期“我也能種太空植物”系列,是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公共實驗屋”走進社區的首場實踐體驗活動。8月,街道將解鎖“我也能做創意動力小車”主題科普夏令營,系列活動將開啟三場循序漸進的科學之旅,特邀上海市航空學會科普講師,帶領孩子們使用充滿趣味的活動材料,打造一輛個人專屬的動力小車,為孩子們帶來新奇有趣的科技體驗。
記者:解景昇
編輯:邱彩紅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