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海這潭水,又被攪出了新動靜,本來說好了要去紐約“竄訪”的賴清德,還沒上飛機呢,先被美國人自己人“拆了臺”。
特朗普競選時就說過:“臺灣要是想讓美國保護,得加錢!”
賴清德這次為了“過境”,可能會擴大進口美產品,不排除買入美債,可如今誰都知道美債是個“炸彈”,換句話說,賴清德為了這次計劃,可能會把臺灣給再賣搜刮一遍,當誠意獻給美國。
不過,賴清德也有自己的算盤,上年竄訪南太地區,這次竄訪中南美洲,只不過是為了“擴展外交”,也是在秀存在感,實際上他去年就在亞洲受到了冷落,也是為了希望提高這次的待遇。
打臉的是,在過境的事情還沒敲定,美國財政部長就暗示臺灣32%的關稅。
回頭看大陸這些年的警告,簡直像給臺海局勢裝了“預言雷達”。
第一,美國根本不敢為臺灣"拼命",特朗普的話撕開了遮羞布。特朗普說臺灣若想被保護,得加錢,這話雖然粗俗,卻道破了美國的真實心態:臺灣對美國來說,不過是遏制中國的“棋子”,但絕不是“親兒子”。當年為了對抗蘇聯,美國能和中國建交。現在為了和中國做生意,美國能賣臺灣過時武器,真到了要和中國動刀的時候,美國第一個跳出來的肯定是保經濟。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竄訪臺灣,結果解放軍環島軍演直接把臺海圍成鐵桶,美國軍艦連靠近都不敢,去年佩洛西竄臺后,中國大陸對臺貿易壁壘調查、暫停部分臺灣產品輸入,直接讓臺灣損失了幾十億。美國再傻也明白:為臺灣和中國翻臉,經濟賬、戰略賬都劃不來。特朗普這時候提“加錢”,不過是把美國的“交易性”攤開來說,讓全世界看清楚:臺灣在美國眼里,就是個付費道具。
第二,大陸對臺海的掌控力,已經強到讓美國"投鼠忌器"。這些年大陸的軍事、經濟、外交布局,早就不是"喊口號"了。軍事上,解放軍的航母編隊繞臺巡航、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覆蓋臺島周邊、無人機群24小時監控臺海,隨便哪一樣都能讓"臺獨"勢力喝一壺;經濟上,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臺灣每年從大陸賺的錢超過2000億人民幣,一旦大陸啟動"經濟反制",臺灣的企業、老百姓都要跟著倒霉;外交上,國際社會公認一個中國原則,連美國都得在三個聯合公報里簽字,賴清德再怎么折騰,最多也就騙騙島內少數人。
最關鍵的是,大陸的"反獨"決心是不可動搖的。從1958年炮擊金門時“單打雙不打”的克制,到現在“臺獨即戰爭”的明確警告,大陸始終把“國家統一”放在最高位置。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都說過:“中國統一臺灣,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時間問題。”
第三,"臺獨"勢力早已淪為"跳梁小丑",連美國都懶得真心捧場。
賴清德之流的臺獨分子,嘴上喊著為臺灣奮斗,實際干的都是“掏空臺灣”的買賣,賣地給美國資本、開放美國農產品市場、把臺灣年輕人送去當“炮灰”。島內老百姓早就看透了:跟著“臺獨”走,只會讓物價飛漲、工作難找,跟著大陸走,才能共享發展機遇。
就說最近的例子:臺灣半導體產業占全球半壁江山,大陸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去年兩岸芯片貿易額超過200億美元。如果“臺獨”勢力真敢踩紅線,大陸完全可以啟動“芯片禁令”,到時候臺灣半導體企業哭都來不及。美國再怎么拱火,也不可能為了幾個“臺獨”政客,賠上自己的經濟利益。
現在再看賴清德的“紐約行”,活脫脫一場鬧劇,還沒出發就被主子打臉,到了紐約估計也就是見幾個邊緣議員,在媒體前喊幾句空口號,連個像樣的“成果”都撈不著。
這不是賴清德能力差,而是臺海局勢的主動權,早就牢牢攥在大陸手里了。
大陸這些年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都是在給“臺獨”勢力劃紅線,給外部干涉敲警鐘。
從軍事演訓到經濟融合,從外交斗爭到民心相通,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臺灣的前途在于統一,臺灣同胞的福祉系于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