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暑期檔好片不斷,但要說熱度和口碑同時高的,陳佩斯的《戲臺》算是一個。
豆瓣評分9.4,加上是老戲骨陳佩斯的作品,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觀看。
陳佩斯雖然是喜劇人,可是他始終用自己的方式去傳承藝術,做著自己熱愛的事。
據了解,他是受父親的啟蒙才踏入了這行,那么關于陳佩斯一家的故事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說起陳佩斯,大家一定會想起他好友朱時茂。
當時的兩人可以說是無話不談的好友,當年兩人在春晚上更是一戰成名。
1984年,陳佩斯第一次登上春晚,當時他和朱時茂的小品《吃面條》一出場,很多人都被兩人新穎的表演方式吸引了。
在舞臺上,陳佩斯完全豁出去了,端著一個大空碗就開始賣力的表演。
雖然碗里面什么都沒有,但是陳佩斯卻能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對于陳佩斯而言,觀眾們的反饋就是對他表演最大的肯定。
對于喜劇人而言,最好的勛章就是觀眾們的笑聲。
很顯然,陳佩斯成功了,自此之后,陳佩斯和朱時茂兩人也正式走進了觀眾的視線中。
除了走進大家視野,陳佩斯也用自己的方式讓大家牢牢記住了他。
他和朱時茂一起打破了傳統的表演形式,光著膀子走到了春晚的舞臺。
這個畫面也成了很多人的回憶,陳佩斯也因此收獲了無數粉絲,大家都看到了他敬業的精神以及對這份事業的熱愛。
在當時的春晚上,陳佩斯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作品,直到如今也沒有覺得過時。
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走上大熒幕一直都是他的遺憾,也是他的夢想。
還記得當年陳佩斯和朱時茂這對老伙計因為一些原因被迫分開,之后的兩人也漸漸的淡出了大眾的視野。
雖然偶爾兩人還是會參演一些影視作品,當是合體表演已經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可無論是觀眾還是兩個人心里都有一絲期待,期待兩個人能夠再次同臺。
時隔多年,當陳佩斯再次出現在熒幕前時,一些人恍惚了,仿佛當年的那些精彩瞬間還歷歷在目。
在《戲臺》首映禮現場,人群中陳佩斯一眼就看見了朱時茂。
此時的朱時茂已經一臉老態,可是昔日老友拍的電影,他還是要到場親口祝賀。
據了解,陳佩斯在拍攝電影時資金遇到了些困難,要不是朱時茂出手相助,或許電影也不能這么順利的就上映。
兩個人三十多年的友誼實在是令人感嘆,在現場,朱時茂更是難掩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太了解陳佩斯的遺憾了。
這部電影的背后,除了有朋友的支持以外,陳佩斯家人的付出也是不容忽視的。
很多人或許并不了解陳佩斯的家人,其實陳佩斯的父親陳強可是出了名的老戲骨。
他的名氣不比陳佩斯小,想當年陳佩斯還是得了父親的指導才選擇走了喜劇這條路。
陳佩斯的父親陳強是當時那個年代出了名的大反派,或許我們年輕人不了解,但是上一輩的叔叔阿姨應該再熟悉不過了。
當時的陳強憑借惡霸黃世仁一角成功出圈,惡霸的形象也深深烙在了觀眾的心里。
可以說在當時那個年代,陳強是唯一一個通過反派的形象獲獎的。
對于父親,陳佩斯一直視他為偶像,甚至將他視為自己的榜樣。
看到陳佩斯對自己癡迷的樣子,陳強也非常欣慰,他也時常鍛煉陳佩斯的表壓能力。
當時的陳佩斯哪怕是小小年紀也能夠還原許多經典橋段,并且毫無違和感。
陳強當時就下定決心讓陳佩斯走表演這條路,并且將自己這么多年積攢下來的經驗全都傳授給了陳佩斯。
陳佩斯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成功考上的八一制片廠。
可此時陳強卻陷入了一種焦慮,看著兒子出色的表演能力,他開始擔憂陳佩斯無法演繹出更細膩了表演。
這或許只是其中一點,更多的或許是因為陳佩斯和父親長得實在是太像了。
這張照片中陳佩斯和陳強就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陳強也開始擔憂自己在影視行業已經算是數一數二。
如果讓陳佩斯走自己的老路,那么他還能好的發展嗎?
陳強也開始擔心兒子會不會被自己之前的那些光芒所遮蓋住!
于是父子兩人一商量做了一個重大決定,那就是讓陳佩斯走喜劇路線。
這對于陳佩斯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在當時那個年代這個行業還沒有那么飽和。
所以陳強認為這條路或許可以避開自己和兒子長得像的這一因素。
其實,1977年陳佩斯家里的一張全家福,可以清楚的看出來車陳強和陳佩斯的相像之處。
照片中陳強和陳佩斯長得很像,可陳佩斯的哥哥哥陳布達反而更偏向母親的長相,也更加的帥氣。
也正是這樣,很多人都認為陳佩斯的長相早已經注定了未來他會走什么樣的路。
更神奇的是,陳佩斯的兒子竟然也長得像爺爺,三個人的照片集放在一起完全就像是一個人。
不得不感嘆,有時候基因這個東西實在是太神奇了。
但相比于父親陳強,陳佩斯看待兒子的長相要更加的順其自然,他認為這或許是一件好事。
一切都是那么剛剛好,陳佩斯的兒子不僅和父親和爺爺長得像,體內的喜劇天賦也是與生俱來了。
看到兒子的天賦,陳佩斯也是由衷的高興,但是他有一條規矩就是不允許兒子坐在外面打著自己的旗號,想讓他一切靠自己。
從陳強和陳佩斯,以及陳大愚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天賦,也看到了努力,更看到了傳承的意義。
所以,家庭影響很重要,自己努力也很重要,只要是面對自己熱愛的事,相信大家都會拼盡全力的。
各位網友們,對于這件事情你們怎么看呢?
信息來源:
新聞晨報
老照片新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