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三伏至
中醫養生正當時
俗話說“冬養三九,夏養三伏”,這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段,也是傳統醫學中冬病夏治的好時節。7月20日以來,雙流區持續開展“健康雙流直通車”防暑送健康活動,派遣專業中醫師為群眾提供“三伏貼”貼敷、“防暑中藥大鍋湯”服務,細致解答“冬病夏治”原理、日常作息調理、高溫防中暑等健康問題。既幫助大家科學緩解夏季疲勞、提升身體免疫力,也進一步營造了“關注健康、主動養生”的良好氛圍。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根據《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中醫理論采用內病外治法,未病先防。在一年中氣溫最高的三伏天,此時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際,在特定穴位上敷貼膏藥,利用藥物溫陽散寒,益氣通絡,扶正祛邪的功效,作用于經絡腧穴,對緩解寒性和虛性疾病或癥狀起到較好的療效。特別是三伏時節自然界陽氣最盛之時,可以通過生活調攝、藥物干預、中醫理療等方式來補益人體的陽氣。人體的陽氣得天陽之助,陽氣滿滿,經絡通達,氣血充沛,祛除體內寒邪、濕邪、瘀滯等內伏沉疴事半功倍,機體也可快速恢復陰平陽秘、臟腑安和,由此,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癥減輕或消失。
什么是三伏貼?
三伏貼是我國中醫治未病的典型特色,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這期間,在人體相關穴位敷貼辛熱溫陽之藥物,扶助人體陽氣,能夠提高機體防病抗病能力。“三伏貼敷”就是在頭伏、中伏、末伏期間將中藥做成藥餅貼敷于人體特定穴位,通過藥物的持續刺激,達清宣肺氣、止咳平喘、健脾益腎、散寒通絡等目的,以預防和治療好發于冬季的多種慢性疾病。
適用人群
(一)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
(二)消化系統疾病:虛寒性胃病、胃腸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虛寒性腹瀉、消化不良等。
(三)婦產科疾病:下焦虛寒、宮寒、痛經等。
(四)風濕骨病:關節痛、骨質增生、關節炎,風濕引起的頸、肩、腰、腿等疼痛性疾病。
(五)兒科疾病:易感冒、消化不良、厭食、慢性咳嗽等。
(六)治未病方面:免疫力低下、易感冒、怕冷、體虛、冬季反復感冒虛寒體質者。
敷貼注意事項
(一)貼敷時間:成人貼敷4-6小時,小孩貼敷0.5-1個小時。
(二)貼敷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忌食海鮮、注意保暖、對膠布過敏者要慎用。
哪些人不適合貼三伏貼?
(一)急性呼吸道感染、發燒期間不能貼敷;
(二)過敏體質者、疤痕體質者、接觸性皮炎、濕疹等皮膚病以及局部皮膚破潰者不適宜貼敷;
(三)孕婦、2歲以內兒童都屬于禁忌人群。
雙流哪些地方能貼三伏貼?
審核:娜姐
主編:敏兒
編輯:蕾蕾
來源:雙流區衛健局 中醫科、雙流區中醫醫院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