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座版殲20S高調亮相,它的出現意味著什么?新的空戰模式已經拉開序幕了。
相信有不少網友搞不清楚現在殲20到底有多少個版本,也沒多少人了解殲20的升級之路每一步是怎么走的,好像每年它都在改進。
這一次甚至連氣動外形也改了,比如殲20A,當它和老款殲20一起飛的時候,就會明顯發現,它的“脖子”比較粗。這個粗脖子可是很重要的,經過計算,后面加的那一塊并不影響殲20的氣動外形,反而會減少阻力。后脖子粗,攜帶的燃油就更多,也可以裝備更多的電子設備。
雙座版殲20顯然就是從粗脖子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在殲20S駕駛員的后面,還有一個信息武器控制員。
后面加一個人主要用來做什么的?
現代空戰越來越復雜,各種探測手段也越來越先進,戰機接上數據鏈后,收到預警機、地面雷達站、衛星、包括本機雷達在內的多方面信息。這樣一來,飛行員就很忙了,要處理這么多信息,同時要作出正確判斷。飛行員除非長了三頭六臂,要不就已讀亂回,否則真處理不了這么復雜的事。不要忘了,他還在超音速飛行,稍微遲疑一下,飛機就會偏航幾十公里。
后面加一名成員,由他來處理這些信息,駕駛員只用專注飛行,這樣就輕松多了。這就和開坦克一樣,駕駛員負責開車,車長負責指揮、瞄準、通訊,炮手負責裝彈和開火。戰機在空中飛行,環境雖然沒有地面復雜,但是產生的數據遠比地面裝甲要多。
處理信息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是他怎么還要遙控武器?殲20機體上有什么武器是要人為操控的嗎?其實導彈只要射出去,基本不用管,而且殲20上也沒有機炮。
控制員遙控的武器是殲20S周圍的無人機,一架殲20S最少可攜帶兩架無人機,這些飛機對于五代機至關重要。因為有伴隨的無人機,所以現在國內外軍事專家傾向于將殲20S定性為五代半。
殲20S已經足夠強了,為什么還要攜帶無人機?
無人機屬于殲20S的僚機,這些無人僚機可以前出,擴大殲20S的探測距離,增強其對戰場態勢的感知能力。無人僚機也可以吸引敵機發射導彈攻擊自己,迫使敵機暴露所在位置,之后再由殲20S完成擊殺。
在必要時刻,無人僚機還可以給殲20S攔截空中威脅。無人僚機也能攜帶武器,如果殲20S上的導彈打完了,還有兩至三架無人機跟著,它們也可以掛霹靂載15,由殲20S下達指令,發射導彈。設想一下,當美國F35遇到了帶無人僚機的殲20S機隊,它該有多么被動。
有人可能會說,空戰又不是一對一決斗,美國出動4架F35來打1架殲20S,即便它帶著無人僚機,那F35也還有勝算。
且不說美國斷了稀土后有沒有這個生產力,即便有,用4架F35對戰1架殲20S,就已經上當了。無人僚機可比F35便宜多了,戰時生產速度也快,還不用飛行員,即便一架無人僚機與一架F35同歸于盡,那也是賺的。
遠距離攻擊時,無人僚機還是殲20S的“保姆”。假如把攻擊11里面用來戰斗的零部件都掏空,只留發動機和控制飛行姿態的電子設備,改造成一款無人加油機,跟在殲20S后面,可以極大擴展它的航程。
通過控制無人僚機,殲20S還可以擴展任務范圍。本來殲20是空優戰機,不具備反艦能力,彈倉無法掛載反艦導彈,機隊里的無人機卻可以辦到,據說飛鴻97A就有外掛能力。
對地攻擊方面也是一樣,殲20沒裝機炮,無人僚機可以裝。
其實看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了,殲20S更像是一款能空戰、能超音速巡航的空中指揮機,很多功能和空警500重疊了。以后空戰或者海戰,假如我軍的預警機被打下來了也沒有多大關系,通過幾架殲20S和無人僚機臨時組建一張大網,這個網可以通信、偵察、還能發射導彈。總之用一句話概括殲20S,就是“能群毆絕不單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