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頭號干將”視察遠東,期間特意來到中俄邊境口岸,當場下達一道命令。
日前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對俄遠東地區展開工作訪問,這是每年的例行公事。這一次,米舒斯京將首站選在阿穆爾州,期間視察了該州的卡尼庫爾干公路口岸。
俄總理米舒斯京(右)視察中俄邊境口岸
據悉,卡尼庫爾干公路口岸是中俄邊境的重要貨運口岸之一,連接中國的黑河。2022年6月,中俄首座跨境公路大橋正式通車,從那以后,這個口岸才真正和中國的黑河口岸連通,貨物運輸方便多了。
俄海關數據顯示,自2022年6月開通至2025年7月,從這個口岸進出的車輛已經超過了17萬輛。2025年上半年,該口岸危險貨物運輸量激增147%,成為俄羅斯維系經濟命脈的關鍵通道。
但是,問題也來了。現在這個口岸還只是按“臨時方案”在湊合著運行,俄方一側的永久性公路口岸還在建設中,極大限制了該口岸的發展前景。
按設計,這個口岸每天應該能通行860輛車。可因為現在用的是簡陋的臨時設施,實際效率低得可憐,貨車經常要在那里堵上幾十個小時,司機們苦不堪言。為了解決擁堵,俄羅斯方面甚至向中國提出請求,希望把口岸每天的開放時間從16小時延長到24小時,好讓貨車能多跑幾趟。
中俄邊境卡車排隊等通關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僅一江之隔的中國黑河口岸,已實現智能化通關,用上了先進的掃描設備和人工智能預測車流,一輛貨車平均只要10分鐘就能搞定通關手續。俄方研究機構曾估計,效率落差造成的損失,每月超過3億元人民幣。
正是看到這一問題,米舒斯京親赴中俄邊境“督戰”,他當場下令,必須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永久口岸建設,“不能失去目前的發展勢頭。”
除了卡尼庫爾干公路口岸外,俄方在遠東還在推進三大工程。一個是正在建設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國際機場的新航站樓,這個項目已經被列入俄羅斯2030年前升級改造遠東75座機場的大計劃里,米舒斯京這次也去視察了。
另一個是連接黑河兩岸的跨境索道,預計今年年底就能建好,到時候旅客過境只需要10分鐘,非常方便快捷。還有一個是在黑瞎子島(大烏蘇里島)搞的聯合開發區,俄羅斯想學習中國“深圳-河套”那種成功的合作模式,在這里建設一個現代化的跨境經濟合作示范區。
從俄方這些動作可以發現,在西方制裁一波接一波、對歐貿易斷崖式下跌的情況下,莫斯科“向東看”的腳步越來越快,越來越堅定。
黑龍江大橋
可話又說回來,俄羅斯現在有多么重視遠東,恰恰反襯出他們當年有多么短視。
自1992年中俄簽署《關于經濟貿易關系協定》,開啟邊境貿易以來,中方不止一次地提出建議,希望能升級口岸設施,提高跨境運輸的效率。但俄方始終顧慮重重,既擔憂遠東人口流失,又總想著“歐洲優先”,在遠東的開發遲遲沒有進展。
直到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西方制裁鋪天蓋地而來,俄歐貿易斷崖式下跌。據俄經濟發展部統計,俄歐貿易占比從2019年的41%驟降至2024年的11%,俄羅斯這才真正開始著急,下決心在東方另尋出路。
然而,俄羅斯欠下的歷史賬太多。蘇聯解體后30年,俄方對遠東基建投入嚴重不足,俄審計署2024年報告,遠東聯邦區公路密度僅為俄歐洲部分的1/9,67%道路無硬化路面,這路況之差可想而知。
更說明問題的是,連接中俄的黑龍江公路大橋,中國這邊只用了兩年就建好了,而俄羅斯那邊配套的道路工程,竟然拖拖拉拉搞了五年才開工,效率差距一目了然。
俄羅斯堅定“向東看”
米舒斯京嚴令“年底必須完工”,看似緊張,實為敲打行政部門。就拿黑河跨境索道這個項目來說,俄羅斯段的工程進度比中國那邊落后了41%。原因就是審批流程極其繁瑣,竟然有多達17個環節要蓋章。
總的來說,卡尼庫爾干公路口岸就是俄羅斯“向東看”的縮影,其升級不僅關乎物流效率,更承載著俄戰略轉型與地緣突圍的使命。但俄羅斯想要清除歷史積弊,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辦成的,不過,只要俄羅斯能拿出務實的態度,認真推進合作,中國的大門始終愿意為他們敞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