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滑紅彬 編輯:馮曉暉
本系列發布九江文史類研究文章。歡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聯系方式見自動回復。
本篇首發于《九江日報·長江周刊》2025年7月20日,總第1035期。經作者授權轉發。
又是一年畢業季!
坐在白鹿洞書院貫道溪邊的大石頭上,我的心中突然產生一個問題:白鹿洞書院的學子畢業之后都從事什么工作呢?
帶著疑問,我翻閱了歷史資料,窺探到古代書院學子各自精彩的人生。他們當中:
有高中狀元的。如南唐的伍喬,從安徽廬江來到白鹿洞讀書,勤奮刻苦,毫不懈怠,終于在保大元年(943)考取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該科狀元。南唐皇帝讀了伍喬的試卷后,大為贊賞,命人將試卷刊刻在石碑上,樹立在國子監門口,作為最佳范文供天下學子閱讀學習。
有官至宰相的。如南宋的江萬里,字子遠,江西都昌人,嘉定年間求學于白鹿洞書院,師從朱熹的高足林燮孫,成為朱子再傳弟子。寶慶二年(1226)考中進士,官至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也就是宰相。他為官清廉,老成謀國,頗有政聲,深得朝野敬重。此外,江萬里在吉州任職期間,仿效白鹿洞,創建白鷺洲書院,成為人才輩出的著名書院。
都昌江萬里紀念館 編者攝于2025年7月
有從軍報國的。如南宋余玠,字義夫,江西修水人,寓居蘄州。早年讀書于白鹿洞書院,后來從戎抗敵,屢立戰功。淳祐元年(1241),授兵部侍郎、四川宣諭使,在國家危難之際,全力經營四川,保障西南安全穩定。在任期間,軍功卓著,政績突出。
有研究科學的。如明代宋應星,字長庚,江西奉新人。萬歷四十五年(1617)與兄長宋應升一起入白鹿洞書院讀書,師從著名學者舒曰敬。宋應星平生究心實學,著有《天工開物》。這部著作涵蓋了農業、手工業、化學、醫藥、食品加工、冶金、陶瓷、紡織、建筑等諸多領域,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實用價值,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對現代科技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 宋應星 《 天工開物 》
有揚名詩壇的。如南唐江為,少年時便到廬山白鹿洞求學,拜著名詩人陳貺為師,研習詩法。江為的詩歌有風雅清麗之態,在當時廣為傳誦。建隆二年(961),南唐中主李璟遷都南昌途中,曾到廬山國學游覽,看到墻壁上有江為題寫的“吟登蕭寺旃檀閣,醉倚王家玳瑁筵”之句,大為贊賞,稱贊說:“吟此詩者大是貴族矣。”江為因此聲名更隆。
有出任洞主的。如清代干建邦,江西星子人,康熙十七年(1678)補博士弟子員,后入白鹿洞書院讀書,師從湯來賀先生。康熙二十六年(1682)考中舉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考中進士,出任河南舞陽知縣。關注文教,修復舞泉書院,政務之暇親自講學,提攜學子。康熙四十二年(1703),江西巡撫張志棟禮請干建邦擔任白鹿洞書院洞主。干建邦因材施教,諄諄善誘,頗得學子愛戴,前來問學者絡繹不絕,一時稱盛。白鹿洞書院現有干建邦《原泉亭記》石刻存世。
清 干建邦 楷書《原泉亭記》
有獻身教育的。如宋代林用中,字擇之,一字敬仲,號東屏,又稱草堂先生,福建古田人。曾求學于白鹿洞書院,師從朱熹。朱熹稱贊他“操履甚謹,思索愈精”“通悟修謹,嗜學不倦”,贊賞有加。林用中不樂仕途,投身教育事業,一生以講學為業,著有《東屏集》《草堂集》等。
有成為高僧的。如南宋無文道璨禪師,俗姓陶,早年在白鹿洞書院師從名儒湯巾,學問精湛,長于詩文。后出家為僧,漫游閩浙,遍參善知識,有聲叢林,最終嗣法于笑翁妙堪,成為臨濟宗高僧。歷住饒州薦福寺、廬山開先寺等名剎,名聞遐邇。著有《無文印》《無文和尚語錄》等。
有潛心著述的。如清代裘君弘,字任遠,號香坡,別號妙貫堂主人,江西新建人。少年時求學于白鹿洞書院,頗得洞主湯來賀的賞識,賦詩相贈。裘君弘篤志好學,勤于著述,著有《西江詩話》《妙貫堂余譚》等。
有隱居林泉的。如宋代呂熠(字德藝)、呂炎(字德明)、呂炳(字德文)、呂燾(字德昭)、呂煥(字德遠)兄弟五人,一同求學于白鹿洞書院,師從朱熹。學成而歸,隱居不仕,道德聲望為時所重,人稱“五呂先生”。
有投身革命的。如田桐,湖北蘄春人,少年時讀書于白鹿洞書院。1905年參與創建中國同盟會,1907年參與發動黃岡起義,1911年參加漢陽保衛戰。1915年底,田桐被孫中山任命為中華革命軍湖北總司令,參與發動武裝討袁。1923年,任大本營參謀。曾任新加坡《中興日報》主筆、《泗濱報》主筆,在北京創辦《國風日報》、《國光新聞》,以筆為武器,積極宣傳革命思想。著有《革命閑話》《玄玄遺著》等。
1915年9月25日,孫中山與即將回國舉行反袁革命的同志合影于東京國民社。前排左一:田桐,前排中:孫中山 圖源:維基百科
有守護國寶的。如徐森玉,出生于浙江湖州,幼年喪父,于是投奔任九江知縣的本家叔父。到九江后,徐森玉先就讀于縣衙家塾。兩年后,考入白鹿洞書院,師從大儒于式枚。在于式枚的教育下,徐森玉貫通經史,尤工駢儷,科舉考試,得中舉人。1900年,徐森玉考入山西大學堂攻讀化學,得該校監督寶熙的賞識,得以研習鑒別古物及版本之學。讀書期間,徐森玉撰寫了《定性分析》與《無機化學》兩書,并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由此徐森玉被人稱為“奇才”。山西大學堂畢業后,徐森玉歷任奉天測繪學校、江蘇實業學校監督。民國建立后,徐森玉歷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故宮博物院古物館館長、北平圖書館采訪部主任等職,參與接管清宮文物,搶救居延漢簡,主持故宮文物南遷等等,為保護文物、整理文獻付出大量心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徐森玉擔任上海博物館館長、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全國第二中心圖書館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1962年,徐森玉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嘉獎令,表彰其為我國文物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
徐森玉 圖源: 中央文史研究館
有服務社會的。如許德珩,江西九江人,著名政治活動家、社會學家。九三學社最主要的創始人,任九三學社第一至第七屆中央主席、第八屆中央名譽主席。是第一至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四、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四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德珩曾寫詩回憶在白鹿洞書院讀書的歲月:“我為廬山人,幼讀白鹿洞。塾師喜太白,詩句教我誦。”
以上僅是對白鹿洞書院數以萬計的畢業生所作的抽樣調查,雖然還不夠全面,不夠深入,但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白鹿洞書院的畢業生整體質量優秀,就業領域廣闊。他們在各自領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堅定文化傳承,賡續中華文脈,為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滑紅彬
【作者簡介】
滑紅彬,1983年生,河北內丘人,九江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江西省書院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地方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